失蹤行李
《失蹤行李》[備註 1](英语:)是一款於1982年發行的动作游戏,由總部位於美國的阿波羅遊戲開發,遊戲平台為家用遊戲機雅達利2600。在遊戲中,玩家操控著在機場工作的行李搬運工,去接從行李輸送帶瘋狂送下來的行李。遊戲也包含雙人模式,當中第二個玩家負責控制行李落下的方向。
失蹤行李 | |
---|---|
遊戲封面 | |
类型 | 动作游戏 |
平台 | 雅達利2600 |
开发商 | 阿波羅遊戲 |
发行商 | 阿波羅遊戲 |
设计师 | 艾德·薩佛[1] |
模式 | 單人 雙人(同時) |
发行日 | 1982年9月 |
程式設計師艾德·薩佛()在美國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等待行李送達時,獲得了《失蹤行李》的靈感。該作花費約4個星期的時間開發。遊戲推出後,評論家們的評價好壞參雜,對玩法、圖像呈現的看法不一,但整體而言以負評為主。有評論家認為該作和动视出品的遊戲《Kaboom!》很像,批評《失蹤行李》是款粗劣的仿製品。
遊戲玩法
《失蹤行李》是一款动作游戏,當中玩家操控著機場搬運工,試圖接住從捉摸不定的行李輸送帶上瘋狂送下來的行李[2]。遊戲的目標是在每個行李落地前全部接起來。玩家開始遊戲時,左下角會有三個行李,代表玩家的生命值。每當玩家沒接到任何一個落下的行李,左下角的行李就會扣一個,如果三個行李都扣完了,遊戲就會結束。[3]另外,如果玩家漏接,畫面上所有正在落下的行李都會散開,掉出裡面的東西,包含普通衣物和內衣褲等[4]。
該作分有兩種不同難度,根據玩家選擇的難度,玩家可以操控一個或兩個搬運工。除了單人模式外,《失蹤行李》也包含雙人模式,當中第二個玩家負責控制行李落下的方向。[5]在「恐怖份子行李」模式中,會有黑色行李和一般行李一起從輸送帶上落下。[3][5]一旦黑色行李落地,遊戲會直接結束[3]。
開發
《失蹤行李》由總部位在美國德州理察森市的電子遊戲工作室阿波羅遊戲開發[6]:55,遊戲平台為雅達利2600。該工作室以經常旅行的人們為該作的目標族群,相信他們會喜歡其內容[6]:78。在《失蹤行李》的開發期間,阿波羅遊戲聘用了五名人員[7]。該作由程式設計師艾德·薩佛()構思。一次,薩佛在與阿波羅遊戲的創辦人帕特·羅珀()會面後,待在美國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的行李輸送帶處等待行李送達,這時薩佛有了《失蹤行李》的靈感[8]。後來,薩佛與羅珀討論了這款遊戲的概念,兩人還想出了讓輸送帶「噴出內衣褲」的點子[7]。
之後,薩佛將他對遊戲的粗略概念告訴藝術家厄尼·朗年()。阿波羅遊戲的成員花了半個小時腦力激盪,決定該作的標題。朗年回憶道,在定案為《失蹤行李》前,曾有一個提議是「機場大亂」()。朗年在薩佛的幫助下完成了遊戲的編程。朗年表示,他原本打算加入行李列車,但僅4KB的卡帶空間容納不下。薩佛在碰撞偵測和讓角色動作與搖桿同步方面上面臨難題,其中搖桿問題花了整整一個星期修復。由於硬體問題,玩家每次接到行李都會出現顯示圖像的Bug。這個問題可以透過用另一台電腦對遊戲進行編譯來解決。[7]
該作的音效和配樂由賴瑞·麥訥()負責。根據朗年的說法,《失蹤行李》是第一款不只是有音效,而是將配樂結合遊戲機的雅達利2600遊戲[7]。薩佛表示,《失蹤行李》估計共花了四個星期的時間完成開發[8]。拜倫·帕克斯()為該作設計了長4分鐘的廣告順口溜。當時羅珀正在「找尋廣告題材」,而帕克斯正好是羅珀擁有的一間錄音室的成員。這段廣告後來完全沒有派上用場,多年後,朗年在2013年的採訪中表示,他「根本不知道或不記得這段廣告本來要作何用途」[7]。
《失蹤行李》推出後,朗尼退出了阿波羅遊戲,該作是他在該工作室的唯一作品[7]。薩佛最終也選擇出走[8]。由於廣告公司班頓與鮑爾斯的壓力,阿波羅遊戲於1982年11月12日申請破產。阿波羅遊戲欠班頓與鮑爾斯250萬美元,而總債務則達500萬美元。雖然羅珀希望阿波羅遊戲能以較小規模重生[9],但最後以失敗告終,阿波羅遊戲於1983年正式關閉,走入歷史[10]。
發布與反響
评价 | ||||||||
---|---|---|---|---|---|---|---|---|
|
《失蹤行李》於1982年9月由阿波羅遊戲發布[12],分為兩種版本,分別在卡帶上標有藍色標籤和綠色標籤。藍色標籤版本包含開場動畫:玩家角色拿出三個代表生命值的行李。如果玩家玩的是綠色標籤版本,便可以在遊戲時透過按下操控器上的「開火」按鈕來重新開始遊戲,藍色標籤版本的「開火」按鈕則無毫無功能。薩佛和朗年都不知道綠色標籤版本的存在。朗年推測薩佛可能是在調整遊戲後發現卡帶還有空間,便加入了重新開始功能[7];而薩佛則表示不記得自己「有弄過什麼東西」,並表示「我無法想像阿波羅遊戲的任何人會在遊戲(卡帶)開始生產後,還對它胡搞瞎搞」[8]。
發布初期,評論家給予該作評價整體而言褒貶不一。1982年,比爾·康柯與艾尼·凱茲()在雜誌《電子遊戲》上批評《失蹤行李》「毫無偉大的火花」。雖然兩人稱讚該作跳脫「老套的科幻射擊遊戲」,「紮實」又具「高可玩性」,但對於該作簡陋的外觀動畫則予以批評,表示「就算遊戲概念真的無與倫比,如果不結合出色的視覺呈現,仍然無法成就一款佳作」。[13]。康柯和凱茲也為《視頻》雜誌寫了一篇《失蹤行李》的評論,當中兩人稱讚該作「相當可愛」,但認為阿波羅最好「多花點心思在遊戲外觀上」,不要一心只想著增加遊戲的挑戰性[14]。《創意電腦》雜誌的丹尼·古德曼稱讚《失蹤行李》的圖像呈現「很有趣」,但表示,「該作的玩法對於有經驗的玩家而言很快就膩了」[15]。為雜誌《電視玩家》()寫文章的一位評論家將《失蹤行李》推薦給兒童們,但覺得比起該作,資深遊戲玩家會更喜歡《Kaboom!》[16]。雜誌《Videogaming Illustrated》和《德州月刊》給出了較為正面的評價,前者稱讚該作為阿波羅遊戲出品過最迷人的作品[17],而後者則形容該作是「巧妙又高難度的小消遣」[12]。
2000年代後,許多評論家們給予《失蹤行李》較糟糕的評價。為AllGame寫文章的評論家布雷特·艾倫·懷斯()認為該作像是《Kaboom!》,只是「更遲緩、更沒刺激感又更無趣」。他也對該作不支援旋式控制器這點給予批評,並表示,就算有雙人模式或恐怖攻擊模式也不會讓遊戲變有趣。[5]懷斯在他的著作《經典家庭電子遊戲》()中評論道,玩《失蹤行李》帶來的娛樂只有一下子,「雖然畫面上方的飛機看起來不錯,但其他部分的圖像呈現實在是平庸至極」。他也批評該作的難度曲線和角色移動十分糟糕。[18]Atari HQ的編者凱特·伊達()表示,「這世上有一款優質的《Kaboom!》仿製遊戲——《Eggomania》,也有一款差勁的——就是這一款」。伊達認為,如果《失蹤行李》不那麼像《Kaboom!》的話,就會「有趣一點」[11]。
備註
- 非官方翻譯。
參考資料
- .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 . Games by Apollo. 1982: 2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Games by Apollo. September 1982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Internet Archive. [2019-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6).
- Weiss, Brett Alan. . AllGame. 2003-02-18 [2019-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4).
- Herman, Leonard; Feinstein, Keith. . Rolenta Press. 1997 [2019-07-30]. ISBN 978-0-964384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1).
- Stilphen, Scott. . 2600 Connection. 2013-03-17 [201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1).
- Stilphen, Scott. . Digital Press. 2010-12-05 [201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3).
- . Billboard 94 (48). 1982-12-04 [2014-06-30]. ISSN 0006-2510.
- . Atari Gaming Headquarters. 2005-01-23 [2014-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Iida, Keita. . Atari HQ. 2005-01-25 [201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Communications, Emmis. . Texas Monthly. September 1982, 10 (9): 112 [2014-06-07].
- . Electronic Games. November 1982, 1 (9): 36 [201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9).
- Kunkel, Bill; Katz, Arnie. . Video (Reese Communications). November 1982, 6 (8): 40, 110. ISSN 0147-8907.
- Goodman, Danny. . Creative Computing Video & Arcade Games. Spring 1983: 32 [2019-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TV Gamer (Boytonbrook). June 1983: 28 [201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 . Videogaming Illustrated. August 1982: 8 [2014-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 Weiss, Brett. . McFarland & Company. 2012-03-07: 76 [2019-07-30]. ISBN 978-0-7864-875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