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部落

奇美部落阿美語),位於臺灣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是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的一個阿美族部落,舊稱機密社奇密社

奇美部落
阿美語
核定部落
所在国家 臺灣
所在縣市花蓮縣
所在鄉鎮瑞穗鄉
所在村里奇美村
时区台北时间UTC+8
民族阿美族

地理位置

該部落範圍今屬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部落位於秀姑巒溪的左岸的河階上,鄰近瑞港產業道路[1]

歷史

根據奇美部落的起源神話,其先祖原居於道拉樣(Tawrayan,位於今玉里鎮三民里一帶)。某日發生大洪水,男孩達邦.馬瑟拉(Tapang Masera)和妹妹納高(Nakaw)兩人,坐在豬槽內漂流到基拉亞散(Cilangasan,今花蓮縣豐濱鄉的八里灣山)。兄妹兩人在此結為連理,並在此繁衍後代。後來族人自山上遷徙至山下的迦納納部落(Kalala,今瑞穗鄉舞鶴村掃叭一帶),但因當地缺乏耕地,便遷徙至現在的奇美部落[2]。也有傳說認為,兄妹的三位孩子一直到大水退去後才離開基拉亞散,長子匝拉喔(Calao)在歷經多次遷徙後,最終定居在拉塔(Lahtar,今奇美部落東方高台地),成為現今奇美部落「Kiwi」氏族的祖先,弟弟們則分別成為太巴塱部落薄薄社的祖先[3]

及至清朝時,奇美部落已經發展為一座大社,被列為「崇爻九社」之一[4]。19世紀末,沈葆楨實施「開山撫番」政策,臺灣鎮總兵吳光亮率兵進入東部,欲強行開闢水尾(花蓮縣瑞穗鄉)至大港口(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之間的道路。此舉引發奇美部落、納納社、阿棉社的反抗,並在大港口發生強烈衝突,史稱「大港口事件[5][6]

由於交通不便且缺乏聯外道路,直至1964年才有電氣供應,1992 年才開始有電話。1986年,瑞港產業道路開通後,奇美部落才有較正式的聯外道路。也因為如此,奇美部落一直保留較為傳統的生活型態及祭典文化,到1980年代仍有許多居民居住於茅草屋中[7]

人口

部落的族群主體為秀姑巒阿美族人。2018年,該部落共約有120戶,人口數396人,原住民人口256人,佔總人口百分比90%。在原住民中,阿美族佔66%,布農族22%[1]

部落名稱

奇美部落的原文「Kiwit」源自於阿美語「海金沙」之意。清朝時期漢人將其譯為「奇密」、「機密」、「芝密」。光緒5年(1879年)起正式稱為「奇密」。昭和12年(1937年)復改為「奇美」[8]

建築與建設

奇美部落擁有一座泛舟休息站,供秀姑巒溪泛舟遊客休息[1]。2007年10月13日,奇美原住民文物館成立,供文物展示及典藏[9][10]

參見

  • 奇美國民小學

參考文獻

  1. . culture.hccc.gov.tw.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3).
  2.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3-10-01 [2021-02-03]. ISBN 9789576717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3. . www.amis.org.tw.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4. 李筱峰,花蓮地名的故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 culture.hccc.gov.tw.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6. 蔡中涵. .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1.
  7. (PDF). 花蓮農改場.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21).
  8. . culture.hccc.gov.tw. [2022-07-05].
  9. 花蓮縣政府. . 花蓮縣政府. 2021-11-12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10. 文化部-博物之島. . 文化部-博物之島.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