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澤石頭
爭議
2023年6月臺灣#MeToo運動期間,石計生遭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前助教指控性騷擾,經系主任通報校方性平會,由學校聯繫當事人啟動調查審理。[4][5]石計生於112學年度第二學期持續授課,開設「歌流傳與台灣社會」、「社會學理論」、「後現代與當代社會專題討論」課程。[6]
作品風格
台灣文學館作家作品目錄形容:「奎澤石頭的創作文類以論述、詩與散文為主。其詩作以時光流動為軸,細述社會與個人的惆悵,學院的背景,則使其詩呈現了一種智性的思考,於感受外另呈現了生命的厚度。」[7]高中時期受楊牧影響,就讀台灣大學期間曾加入現代詩社,但詩歌的寫作真正開始於留學芝加哥時期,詩風常帶有社會學的觀點。[8]
楊牧評論奎澤石頭的詩作,認為這種介於學者與詩人之間的創作者為「盧卡契黨人」。[9] 有評論家指出兩人創作內在的關連:「奎澤的《孤獨的幾何》以楊牧詩的數學美學為題。」[10]
作品
詩
- 《在芝加哥微光中》(書林,1999)
- 《海底裏開滿了花》(唐山,2001)
- 《時光飛逝》(唐山,2003)
- 《完整的他者》(唐山,2006)
- 《孤獨的幾何》(唐山,2010)
- 《曙光》(唐山,2015)
散文
- 《成為抒情的理由》(寶瓶,2005)
- 《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年代》(聯經,2006)
美學評論
- 《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左岸文化,2003)
- 《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群學,2007)
學術著作
- 《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對於台灣中小學社會科學教科書之研究》(前衛,l993)
- 《馬克思理論與當代社會制度》(揚智,2000)
- 《宜蘭縣社會經濟發展史》(宜蘭縣政府,2000)
-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儒林,2001)
- 《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雙葉,2003)
- 《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 GIS解析》(儒林,2003)
- 《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二版)》(雙葉,2006)
- 《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三民,2006)
- 《社會地理資訊系統—Arc GIS的研究與教學》(儒林,2007)
- 《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唐山,2014)
參考資料
- 石計生. . 後石器時代 The Postoner Era. [2024-04-13].
- . [201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8).
- .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 賴俊佑. . 三立新聞網. [2023-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8).
- 陳秀枝. . Yahoo新聞網. [2023-06-08].
- . 東吳大學. [2024-04-13].
- . [201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8).
- 石計生、傅子豪. . 人本教育札記. 2003-05, (167): 48-52.
- 楊牧. . 洪範出版社. 2005: 91-116.
- 張家瑜. . 晶報網. 2013-05-26.
外部連結
- 石計生個人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繁體中文)
-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奎澤石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