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的名稱
奧地利的德文名稱源自古高地德語單詞 Ostarrîchi,意为“東方国度”,首次記錄在所謂的996年《Ostarrîchi 文件》中,適用於奧地利藩侯国,这是976年成立的巴伐利亞公國的一个邊境地區。这个名字与奧斯特拉西亞()相似,奧斯特拉西亞是中世紀早期法兰克王国对其“東方土地”的稱呼。
古高地德語名稱與中古拉丁名稱 Marchia Orientalis(德语 March 意为边疆区;故此名意为“東部邊疆”,也可写作Marchia austriaca)相似。較短的拉丁化名稱奧地利(Austria)最早記錄於 12 世紀。它偶爾會導致混淆,因為雖然它在日耳曼語中表示“東”(),但它讓人聯想到拉丁語中的“南”(,如澳大利亚的国名)。
在12世紀,奧地利藩侯国被升格为公国,1453年升格為大公國,1804奥地利建立帝国,其间一直保留著德语和拉丁语的奥地利名称。
奥斯特马克(德語:)是將東方边疆翻譯成標準德語的称谓,它從1938年德奥合并时開始正式使用,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德奧被分區佔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