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序堂
历史
姜思序堂起自清初,有明末进士姜图香后裔之姜姓画家,善于制作颜料,因技艺高超,名声在外,引得各方来求。后其子孙传承了这门手艺,改为家庭作坊式经营。至乾隆年间,在阊门内设铺开业。借姜家中的“思序堂”起名为姜思序堂,自此闻名全国。
太平天国时期,姜家离苏避难,姜思序堂停业。后姜氏后人姜少甫回苏,重拾姜思序堂招牌重新开业,采用传统制作方法,使产品质量得以长期保持。
宣统三年(1911年)姜少甫因病,将姜思序堂交由徒薛文卿管理。后薛文卿又传与子薛庚耀。
1953年,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合作社成立,并发展为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厂。
因现代化学颜料大量占据市场,传统颜料需求紧缩,姜思序堂经营不济,于2005年宣告破产。2012年,由私人注资重开。2015年被认定为江苏老字号。[1][2][3]
工艺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江苏省苏州市 |
分类 | 传统技艺 |
序号 | 882 |
编号项目 | Ⅷ—198 |
登录 | 2011年 |
姜思序堂所生产颜料,包括粉状、膏状、印泥,原材料均选用天然植物、动物、矿石等,选料考究。制作主要依靠手工,其膏状颜料的主要工艺有粉碎、研磨、下胶、革脚、煎色、干燥、称量等。姜思序堂的产品品种繁多,工艺繁复,特点是易溶易化,着色不脱,色泽鲜明,经久不变。被不少近现代大家如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所青睐。
2011年,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为1964年进入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厂的仇庆年。[4][5][6]
参考文献
-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2019-12: 353-354. ISBN 978-7-5546-1472-3.
- 苏州日报. . 新浪江苏. 2012-03-19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人民网.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2015-11: 36–38. ISBN 978-7-5651-2367-2.
-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 . 光明日报. [2020-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