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利婭·拉季娜

娜塔利婭·拉季娜白俄羅斯語1979年5月3日),白俄羅斯記者,同時也是獨立新聞網站97憲章主編,該網站出版了許多批評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專制統治的文章[1]

娜塔利婭·拉季娜
出生 (1979-05-03) 1979年5月3日
蘇聯白俄羅斯科布林
国籍 白俄羅斯
职业記者
组织97憲章
知名于報導政府的獨裁專政
奖项國際新聞自由獎 (2011)

2010年12月,白俄羅斯舉行了總統選舉,但此次選舉備受爭議,民主派候選人安德烈·桑尼科夫輸給了人稱「歐洲最後獨裁者」的現任總統盧卡申科[2],許多民眾上街遊行抗議,指選舉不公,但過程中與國安人員發生衝突,許多人遭逮捕或被打傷。娜塔利婭·拉季娜和「97憲章」的工作人員發表了多篇文章,指控國家安全人員的粗暴舉動[3]

2010年12月10日,白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前身為克格勃)突擊了「97憲章」辦公室,娜塔利婭·拉季娜只來得及在網站上留下:「我們都在克格勃」,即被國安人員帶走[3]。隨後她被以「組織大規模混亂」的罪名起訴,並面臨15年監禁的刑責[1]國際特赦組織將她列為良心犯,要求將她釋放[4],之後國際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PJ)也跟進,呼籲予以釋放[5]

2011年1月31日,拉季娜被有條件釋放,當局要求她從首都明斯克遷回家鄉科布林,並且安排國安人員予以監視,不准她離開科布林;她的護照也被沒收,並且不得隨意提及她所涉及的案情[6]

2011年3月,她從白俄羅斯逃到俄羅斯,在莫斯科的避難所躲了4個月,最後前往目前居住地立陶宛[1],這段期間她仍然進行了「97憲章」的主編工作。

2011年11月,拉季娜獲得保護記者委員會頒發的國際新聞自由獎,以表彰她「捍衛新聞自由的勇氣」[7];在頒獎典禮上,拉季娜指責國際社會對於盧卡申科專政的冷漠,並呼籲外國政府記住:「現今的白俄羅斯是個大監獄。[8]

參考文獻

  1. .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2011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2. Andrew Osborn. . The Daily Telegraph. 20 December 2010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3. Michael Schwirtz. . The New York Times. 21 December 2010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2).
  4. . Amnesty International. 11 January 2011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6) (法语).
  5. . International Freedom of Expression Exchange(IFEX). 5 January 2011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7).
  6. . IFEX. 31 January 2011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7. .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2011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8).
  8. Natalya Radina. . 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 22 November 2011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