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莎·李察遜

娜塔莎··李察遜英語:1963年5月11日—2009年3月18日),英國演員,出身自知名演藝世家雷格夫家族,母親是英國女演員凡妮莎·蕾格烈芙,其父母是英國舞台和電影演員暨導演和英國女演員瑞秋·坎普森,李察遜的父親是英國舞台劇電影導演暨製片人東尼·李察遜

娜塔莎·李察遜
女演员
本名Natasha Jane Richardson
国籍 英国
出生(1963-05-11)1963年5月11日
英国倫敦
逝世2009年3月18日(2009歲—03—18)(45歲)
美国纽约州纽约
职业演員
配偶羅伯特·福克斯
1990年结婚—1992年结束)

連恩·尼遜
1994年结婚—2009年結束
儿女麥克·李察遜和丹尼爾·尼遜
父母東尼·李察遜
凡妮莎·蕾格烈芙
活跃年代1986年至2009年
奖项
最佳音樂劇女主角
1998年《歌廳

在演藝生涯早期,李察遜就同時參與電影和舞台劇的演出,1986年擔綱英國導演肯·羅素執導的恐怖片《魂斷仲夏夜》中的瑪麗·雪萊一角,1988年飾演美國導演保羅·舒瑞德傳記片紅色八爪女》中的主角派翠西亞·赫茲,她在首次粉墨登場的百老匯舞台劇《安娜·克莉絲蒂》的演出亦備受好評,並以此獲得美國劇院世界獎;此獎旨在對初試啼聲演員的演技予以肯定。

李察遜陸續參與1990年的《世紀滴血》、1994年的《大地的女兒》、1998年的《天生一對》、2002年的《女傭變鳳凰》以及2005年的《異國情緣》等片,1998年以舞台劇《歌廳》獲得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美國紐約戲劇桌獎音樂劇最佳女主角紐約圈外劇評人獎

2009年3月18日,李察遜因在加拿大魁北克滑雪發生意外,造成硬腦膜外血腫而過世[1],身後丈夫連恩·尼遜將她的器官予以捐贈[2][3]

家族

她的父親東尼·李察遜是著名導演,1963年以《風流劍客走天涯》取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亦是1960年代新電影運動的旗手[4]。她的母親凡妮莎·蕾格烈芙是資深女演員,曾演出《春光乍現》;妹妹裘莉·李察遜是《》電視劇演員[5]

私人生活

1990年,李察遜與電影製片人羅伯特·福克斯結婚,兩人相識於俄國作家安東·契訶夫作品1985年拍成的喜劇海鷗》;這段婚姻僅維繫了3年便宣告結束[6]。 1994年夏天,李察遜在紐約米爾布魯克的家中與愛爾蘭裔演員連恩·尼遜結婚[7],育有兩名兒子麥克·李察遜和丹尼爾·尼遜(英語:Daniel)[8][9]。 2009年,李察遜歸化為美國公民[10]。 2018年,凡妮莎·蕾格烈芙受訪表示,麥克為紀念亡母,已經改從母親婚前的姓氏李察遜[11]

在父親東尼1991年逝於愛滋病併發症後,李察遜投身愛滋病公益活動超過十五年,希望喚起大眾對愛滋病的重視[12],2006年加入愛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董事會之外[13],也參與其他相關慈善團體,例如為患者送餐的美國紐約God's Love We Deliver[14],英國艾爾頓·強愛滋病基金會[15]、並為英國的國家愛滋病信託基金會擔任大使超過十年[16]。2000年11月獲頒amfAR的勇氣獎[17]

李察遜煙癮很大[18],即使據稱她已經戒菸[19],仍曾直言批評紐約市餐館的禁煙令[20]

滑雪意外逝世

2009年3月16日,李察遜在加拿大蒙特婁一處滑雪場上初學者課程時不幸跌倒,當時並沒有明顯外傷並且還能夠說話及自己行走,但卻在回房後開始感到劇烈頭痛而被緊急送醫[21][22]。李察遜隨後被轉移到紐約曼哈頓的Lenox Hill醫院,她的先生演員连姆尼森,兒子,母親及妹妹都在醫院陪伴她。李察遜的傷勢嚴重,一度判定為腦死,最後不幸於3月18號病逝於紐約。

電影作品表

年份 電影 角色 備註
譯名原名
1989年 胖子与小男孩 Fat Man and Little Boy 琼·塔特洛克
1990年 世紀滴血 The Handmaid's Tale
1992年 限時索命 Past Midnight 蘿拉·馬修斯
Laura Mathews
1998年 天生一對 The Parent Trap 伊莉莎白·詹姆斯
Elizabeth James
2001年 浩劫天堂 Haven Pt.1 & Pt.2 露絲·格魯伯
Ruth Gruber
Chelsea Walls Chelsea Walls 瑪麗
Mary
大放異彩 Blow Dry 雪莉·艾倫
Shelley Allen
2002年 兩對冤家一張床 Waking Up in Reno 達琳·杜德
Darlene Dodd
女傭變鳳凰 Maid In Manhattan 卡洛琳·連恩
Caroline Lane
2005年 異國情緣 The White Countess 蘇菲亞·貝林斯基亞伯爵夫人
Countess Sofia Belinskya
2008年 野蠻公主 Wild Child 金斯萊夫人
Mrs. Kingsley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

  1. . Biometric Technology Today. 2009-11, 2009 (11). ISSN 0969-4765. doi:10.1016/s0969-4765(09)70180-8.
  2. . Reuters. 2009-03-26 [2022-09-30] (英语).
  3. . evoke.ie. 21 February 2014 [28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March 2017).
  4. 朱錦華. . 2009-03-19 [200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5) (中文).
  5. . 明報. 2009-03-24 [2008-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7) (中文).
  6. . The Daily Telegraph. 19 March 2009 [4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15 June 2012).
  7. . New York Daily News. [2022-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8. Lynn, Allison. . People. 10 July 1995 [16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 April 2015).
  9. Helligar, Jeremy. . People. 9 September 1996 [16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June 2015).
  10. .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 March 2009 [18 Novem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March 2009).
  11. Briese, Nicole. . Us Weekly. 2018-10-20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1) (美国英语).
  12. Richardson, By Natasha. . the Guardian. 1999-02-28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英语).
  13. . Peoplemag.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英语).
  14. News, A. B. C. . ABC News.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2) (英语).
  15. . query.nytimes.com. [2022-09-30] (英语).
  16. . www.nat.org.uk.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17. . Legacy.com.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5).
  18. Bearn, Emily. .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7 April 2003 [19 February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31 March 2009).
  19. Chui, Alexis. . People. 24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3 June 2009).
  20. Franck, Elisabeth. . The New York Observer. 8 April 2001 [19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September 2008).
  21. . 頭條日報. [2009-08-17] (中文).
  22. 劉泳暐. . 台視新聞. 2009-03-19 [2009-08-17]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