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惊魂:复仇

孤岛惊魂:复仇(英语:,)是2006年由育碧蒙特利尔开发,并由育碧Wii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该游戏是先前的Xbox游戏《孤岛惊魂本能:进化》的翻版,并具有三个新特征,即新武器、车辆和操控。

孤岛惊魂:复仇
    类型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平台Wii
    开发商育碧蒙特利尔
    发行商育碧
    系列孤岛惊魂系列
    引擎CryEngine
    模式单人多人
    发行日
    • 北美:2006年12月12日
    • 欧洲:2007年1月5日
    • 澳洲:2007年2月28日

    该游戏在发行时受到了负面评价,大多数评论家批评游戏的图像、过分压缩的FMV和较差的敌人AI,尽管他们认为游戏操控性较好。

    游戏性

    游戏充分利用了Wii遥控器和Nunchuk附件。例如,玩家可以通过抬起Nunchuk来使角色跳跃,通过将Wii遥控器对准屏幕来瞄准武器,而近战攻击则可以通过它进行斜线运动来实现。类似地,狙击步枪的变焦也可以通过将Wii遥控器移向电视机来控制。包含分屏混乱模式(标准死斗)。Wii版本的游戏缺少流行的地图制作器模式以及在线播放功能,并且未使用WiiConnect24功能。

    Wii版本还包含独家内容,例如新的故事情节,三张包括旅游胜地、废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基地和汽油精炼厂的新地图,以及包括公牛.44大口径左轮手枪AK-47和一把猎枪等新武器。

    情节

    游戏主人公Jack Carver,从一间酒吧开始,一个名叫Kade的女人要求与之见面,他同意,但在见面之前被捕。在监狱中,Carver获悉Kade正在为一群叛军工作。不久一个叫Semeru的人袭击了警察局,Carver得以逃生。Carver最终在沙滩上与Kade见面。

    Kade将Carver带到一个叛军要求Kade进行枪战的岛屿上,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叛军突然袭击Kade和Carver,他们从叛军中逃走,在此之后是长时间与叛军进行交战。

    后来,Kade被Semeru俘虏,并将她带回叛军基地。Carver试图制止他,但被大批叛军阻止。Carver逃亡森林,遇见一个叫Kien Do的人,他要求Carver帮助抵抗叛乱者,他同意了。

    与叛军进行数次交战后,Kien Do被叛军抓获,Carver将他们追逐到主要的叛军基地里。在那里他发现Kien Do正位于基地所在的山脚下。Carver爬上山与叛军交战。当到达基地时,他找到了Semeru和Kade。Carver发现他们正在与Semeru合作。Carver击败了Semeru,然后击败了Kade。

    开发

    游戏原定于2006年9月14日在任天堂发布会上发布,但活动未举办,而是在2006年9月5日的VGM每日博客第118集中揭示了一个细节,游戏使用了原始的Far Cry游戏的CryEngine的移植版本。

    评价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Metacritic38/100[1]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Edge3/10[2]
    Eurogamer4/10[3]
    Game Informer4.5/10[4]
    GamePro1.5/5颗星[5]
    GameSpot5.5/10[6]
    GameSpy1.5/5颗星[7]
    GameTrailers4.8/10[8]
    IGN4/10[9]
    任天堂力量4/10[10]
    X-Play2/5颗星[11]
    The A.V. ClubC−[12]

    根据汇总媒体Metacritic的说法,《孤岛惊魂:复仇》获得了“普遍较差”(generally unfavorable)的评论。[1]

    IGN给游戏一个4/10的分数,尽管它确实给它的游戏等级打了7分,并评论说:“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射击游戏,而且大多数新的Wii控件都感觉不错,尽管看上去还不及一半。作为一年前的Xbox版本”(A fundamentally fun shooter and most of the new Wii controls feel great, despite not even looking half as good as the year-old Xbox version.)。[9]

    参考资料

    1. . Metacritic. [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4).
    2. Edge staff. . Edge. February 2007, (169): 78.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journal}}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journal=) (帮助)
    3. Fahey, Rob. . Eurogamer. 2007-01-19 [201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6).
    4. Bertz, Matt. . Game Informer. March 2007, (167) [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6).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journal}}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journal=) (帮助)
    5. . GamePro. 2007-01-08 [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01).
    6. Ocampo, Jason. . GameSpot. 2006-12-20 [201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4).
    7. Leeper, Justin. . GameSpy. 2007-02-06 [201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30).
    8. . GameTrailers. 2007-01-08 [2011-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8).
    9. Casamassina, Matt. . IGN. 2006-12-14 [2011-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8).
    10. . Nintendo Power. February 2007, 213: 93. 参数|magazine=与模板{{cite journal}}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magazine}}|journal=) (帮助)
    11. Mastrapa, Gus. . X-Play. 2007-02-07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4).
    12. Dahlen, Chris. . The A.V. Club. 2007-01-08 [2014-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1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