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威
宋威(9世纪—878年),唐朝人,僖宗時任平盧節度使。乾符三年(876年)三月,僖宗以其為指揮諸道招討草賊使 [1],平黃巢之亂;七月,宋威在沂州(今山東臨沂)城下大破王仙芝軍,王仙芝率殘部逃走。宋威遂向朝廷報告,稱王仙芝已死[2] 。乾符五年(878年),宋威以年老久病,辭去招討使一職,回到青州,不久後便死了。
生平
行營都知兵馬使
唐懿宗咸通十年十二月,南蠻國君派遣清平官十餘人前來偽和,在他們和竇滂的談話間,蠻軍已渡河抵達唐朝境內,由忠武、武寧軍奮力抗敵。竇滂因怯戰自縊於帳中,由徐州將領苗全緒救下。後來苗全緒、安再榮、弘節等人趁夜進攻,竇滂於此時遁逃。由於驚動蠻軍,三人為保全軍隊而撤退,蠻軍追擊進入西川城,於是朝廷以顏慶復為大渡河制置、劍南應接等使,宋威為行營都知兵馬使,給予兵力數萬,加入忠武、武寧之師,與蠻軍戰於漢州毗橋,戰事大捷,解西川之圍。隔天,蠻軍遁走[3]。
平盧節度使
乾符二年,宋威作為平盧節度使戍守曹州時,恰逢王仙芝攻陷河南,張自勉率兵七千赴援宋州。朝廷為牽制地方勢力安潛、張自勉,欲許兵三千予宋威,接著宋威使自勉隸其麾下。後因種種政治考量,僅以給予宋威四千兵力,而將剩餘兵馬歸還張自勉[4]。
指揮諸道招討草賊使
宋威上表欲討平王仙芝一眾[5],乾符四年十二月,唐僖宗李儇任命平盧節度使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特賜禁軍三千,甲騎五百,並命河南諸藩鎮所遣各軍均由宋威指揮[6]。
乾符五年二月,王仙芝一眾攻入江西,宋威率兵屢屢擊破,並意圖勸降王仙芝。王仙芝向其要求節鉞,即展示威信的信物,宋威假意許諾,王仙芝便遣其將令尚君長、蔡溫玉入朝,向朝廷謊稱亂事已平,並密請僖宗將其二人誅殺[7]。聽到消息,王仙芝大怒,急攻洪州。宋威趕至洪州赴援,打敗王仙芝軍,並將其斬殺,將屍首送回京師[8]。
儘管如此,天子仍以宋威失策殺了尚君長為由,以王鐸檢校司徒、兼侍中、門下侍郎、江陵尹、荊南節度使,代其諸道兵馬都統一職[9]。
參考資料
- 《新唐書‧卷九》:「平盧軍節度使宋威為指揮諸道招討草賊使,檢校左散騎常侍曾元裕副之。」
- 《五代史平話‧梁史平話》:「乾符三年七月,唐僖宗差宋威 往沂州與王仙芝迎敵。鬥經五十餘合,那王仙芝力不敵,敗走。 宋威 奏道仙芝已死,百官皆入朝,賀大寇平定。」
- 《舊唐書‧卷十九上》:「十二月,驃信遣清平官十餘人來偽和,與竇滂語次,蠻軍船栰競渡,忠武、武寧軍兵士結陣抗之,接戰自午及申,蠻軍稍却。竇滂自縊于帳中,徐州將苗全緒解之,謂滂曰:「都統何至於是,但安心,全緒與再榮、弘節等血戰取勝。」全緒三人率兵而出,滂乃單騎宵遁。其夜,蠻軍營於山下。全緒等謀曰:「彼眾我寡,若明日對陣,吾屬敗矣。可夜擊之,令其軍亂,自解去。」忠武、武寧之師乃夜入蠻軍,弓弩亂發,蠻眾大駭,全緒等三將保軍而去。蠻軍乘勝進攻西川城,朝廷以顏慶復為大渡河制置、劍南應接等使,宋威為行營都知兵馬使,將兵數萬,與忠武、武寧之師合,與蠻軍戰于漢州之毗橋,大捷,解西川之圍。明日,蠻軍遁走,西川平。」
- 《新唐書‧卷一一四》:「 乾符初,王仙芝寇河南,安潛募人增陴繕械,不以力費仰朝廷。首請會兵討捕,號令精明,賊畏之,不犯陳許境。使大將張自勉將兵七千援宋州。時宋威 屯曹州,而官軍數却,賊圍宋益急。自勉收南月城,斬賊二千級,仙芝夜解去。宰相鄭畋建言:「請以陳許兵三千隸 宋威 。」而威忌自勉,乞盡得安潛軍,使自勉隸麾下。畋謂威有疑忿,必殺自勉,奏言:「今以兵悉畀威,是自勉以功受辱。安潛抗賊有功,乃取銳兵付威,後有緩急,何以戰?是勞不蒙賞,無以示天下。」詔止以四千付威,餘還自勉。」
- 《舊唐書‧卷十九下》:「青州節度使宋威 上表:「請步騎五千,特為一使,兼率本道兵士,所在討賊,必立微功以酬聖獎。」
- 《資治通鑑‧卷二五二》:「十二月,王仙芝寇沂州,平盧節度使 宋威表請以步騎五千別為一使,兼帥本道兵所在討賊。以威為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仍給禁兵三千、甲騎五百。騎,奇寄翻。因詔河南方鎮所遣討賊都頭並取威處分。」
- 《新唐書‧卷二百七》:「招討使 宋威擊仙芝於江西,復光在軍,請判官吳彥宏約賊絳,仙芝遣將尚君長自縛如約。威疾其功,密請僖宗誅之,故仙芝怨,復引兵叛。
- 《資治通鑑‧卷二五三》:「二月,王仙芝餘黨攻江西,招討使宋威 出軍屢敗之,仍宣詔書諭仙芝。仙芝致書於威,求節鉞,威偽許之。仙芝令其大將尚君長、蔡溫玉奉表入朝,威乃斬君長、溫玉以徇。仙芝怒,急攻洪州,陷其郛。 宋威 赴援,與賊戰,大敗之,殺仙芝,傳首京師。」
- 《資治通鑑‧卷二五三》:「天子以 宋威失策殺君長,乃以王鐸檢校司徒、兼侍中、門下侍郎、江陵尹、荊南節度使,充諸道兵馬都統。」
- 《資治通鑑‧卷二五三》:「招討副使曾元裕大破王仙芝於申州東,所殺萬人,招降散遣者亦萬人。敕以宋威 久病,罷招討使,還青州。」
- 《資治通鑑‧卷二五三》:「九月,平盧軍奏節度使宋威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