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冬

宋曉冬英語:)是一名華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現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1]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2]

宋曉冬
国籍 美國
母校清華大學BS
卡內基美隆大學MS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PhD
奖项麥克阿瑟獎(2010)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電機工程計算機科學
机构卡內基美隆大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2010年,她獲得麥克阿瑟獎[3]

教育

宋曉冬於1996年獲得清華大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得卡內基美隆大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3]

職業生涯

在2007年進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之前,宋曉冬曾在卡內基美隆大學擔任助理教授(2002年—2007年)。

宋曉冬的工作涉及計算機安全。在此之前,她曾從事網路安全[4]和系統安全方面的工作,例如她的團隊在DARPA網路大挑戰賽中躋身前七名決賽[5]。她最近的工作是了解對抗式機器學習[6]區塊鏈

宋曉冬是綠洲實驗室(Oasis Labs)的創始人[7]。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宋曉冬是柏克萊負責任分散智慧中心(RDI)的共同主任[8]

榮譽

宋曉冬獲獎無數,包括斯隆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CAREER獎、IBM教員獎、古根海姆獎[9]麥克阿瑟獎[10]。200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宋曉冬評為全球35歲以下的35位頂尖創新者之一[11]。由於「對安全和隱私的貢獻」,她於2019年被選為计算机协会會士[12]

參考資料

  1. . [2011-05-24].
  2. . eecs.berkeley.edu. 2011-05-13 [2011-05-24].
  3. .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2011-05-24].
  4. . money.cnn.com. [2024-03-08].
  5. . web.archive.org. 2016-08-01 [2024-03-08].
  6. . MIT Technology Review. [2024-03-08] (英语).
  7. Barber, Gregory. . Wired. [2024-03-08]. ISSN 1059-1028 (美国英语).
  8. https://rdi.berkeley.edu
  9. . [2011-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3).
  10. . Berkeley.edu. 2010-09-28 [2011-05-24].
  11. . Technology Review. 2009 [August 15, 2011].
  12. ,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019-12-11]

外部連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