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夬
宗夬(456年—504年),字明敭,南陽涅陽人[1],南齊、南梁官员。从伯父宗悫,堂弟宗岳。
宗夬祖上在江陵居住,祖父宗炳在劉宋年間被征召為太子庶子,但宗炳不接受,享有盛名;父親宗繁曾為西中郎諮議參軍[1]。宗夬年少勤學,有度量和才幹。成年後他被推荐為郢州秀才,歷任臨川王常侍、驃騎行參軍。南齊司徒、竟陵王萧子良在西邸聚集士人欣賞圖畫,宗夬也在場參與。永明年間,南齊與北魏和親,朝廷選拔他和尚書殿中郎任昉共同迎接魏國使節[2]。
齊武帝嫡孫南郡王蕭昭業在西州居住,以宗夬管理書記,他以文章被知遇,又以品行端正獲讚許,於是有此任命。不久文惠太子蕭長懋去世,蕭昭業被立為皇太孫,宗夬仍管理書記。蕭昭業繼位後犯下許多过错,但他自此疏遠,出任秣陵縣令,遷官尚書都官郎。隆昌末年,蕭昭業被誅殺,以前的寵臣大多遭受灾祸,只有他和傅昭二人因以廉洁公正免祸[3]。齊明帝即位,任命宗夬爲郢州治中,有名聲也稱職,之後他以年老辭官回鄉。南康王蕭績擔任荊州刺史,荐举他出任別駕。蕭衍起事,他遷官西中郎諮議參軍,仍然任職別駕。當時西部官位声望最高的只有他和同郡的樂藹、劉坦,獲得當地人信服,因此領軍將軍蕭穎胄相當依靠他,凡事都諮詢他的意見。蕭衍從雍州發兵,蕭穎胄派遣宗夬自楊口到雍州向蕭衍稟告計策車,並護送軍事物資,蕭衍對他十分禮遇。中興初年,他遷官御史中丞,適逢父親去世而离职。其後宗夬再被起用為冠軍將軍、衛軍長史[4]。
南梁建立,宗夬在天監元年(502年)轉任征虜長史、東海太守,仍為將軍。次年(503年)征召為太子右衛率,同年冬天遷任五兵尚書。天監三年(504年)去世,虛歲四十九,子宗曜卿嗣[5]。
引用
- 《梁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三》:宗夬字明敭,南陽涅陽人也,世居江陵。祖炳,宋時徵太子庶子不就,有高名。父繁,西中郎諮議參軍。
- 《梁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三》:夬少勤學,有局幹。弱冠,舉郢州秀才,歷臨川王常侍、驃騎行參軍。齊司徒竟陵王集學士于西邸,並見圖畫,夬亦預焉。永明中,與魏和親,敕夬與尚書殿中郎任昉同接魏使,皆時選也。
- 《梁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三》:武帝嫡孫南郡王居西州,以夬管書記,夬旣以筆札被知,亦以貞正見許,故任焉。俄而文惠太子薨,王爲皇太孫,夬仍管書記。及太孫卽位,多失德,夬頗自疏,得爲秣陵令,遷尚書都官郎。隆昌末,少帝見誅,寵舊多罹其禍,惟夬及傅昭以清正免。
- 《梁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三》:明帝卽位,以夬爲郢州治中,有名稱職,以父老去官還鄉里。南康王爲荊州刺史,引爲別駕。義師起,遷西中郎諮議參軍,別駕如故。時西土位望,惟夬與同郡樂藹、劉坦爲州人所推信,故領軍將軍蕭穎胄深相委仗,每事諮焉。高祖師發雍州,穎胄遣夬出自楊口,面稟經略,並護送軍資,高祖甚禮之。中興初,遷御史中丞,以父憂去職。起爲冠軍將軍、衛軍長史。
- 《梁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三》:天監元年,遷征虜長史、東海太守,將軍如故。二年,徵爲太子右衛率。是冬,遷五兵尚書,參掌大選。三年,卒,時年四十九。子曜卿嗣。
参考文献
- 《梁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三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