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
實體(英語:)是以自身形式存在的东西,可作为主体或客体,可实际存在或潜在存在,可具体存在或抽象存在,亦可物理存在或非物理存在;实体有可區別性且獨立存在,但不必然是物理存在,尤其是抽象和法律擬制也常視為實體。
實體可用來指涉某個人,或動物、植物、真菌等不會思考的生命,又或無生命物體、信念等的事物。在此方面,實體可以被視為一全包的詞語。有時,實體被當做本質的廣義,不論即指的是否為物質上的存在,如時常會指涉到的無物質形式的實體-語言。更有甚者,實體有時亦指存在或本質本身。
哲學解析
亞里士多德認為,實體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包括:載體和形式。載體即實物,如一切可見的物品。而形式則如數學、體制等等,在此意義下均可稱為實體。由此,實體亦可分為三類:一種是可感覺的,而可感覺的實體再分為永恆和可消滅的。可消滅的實體則為大眾都認知的實體,如動植物、土、水、火之類。這些實體都非永恆且可消滅。另一種實體則不運動、具抽象性。如形式和數學。[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