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騰納爾級巡防艦
寇腾納爾級巡防艦(荷蘭語:、英語:),為荷蘭皇家海軍在冷戰時代所服役的一種巡防艦,共有10艘進入荷蘭皇家海軍服役,是荷蘭皇家海軍在1970至1980年代的反潛/水面作戰主力,荷蘭皇家海軍稱之為標準型巡防艦(,意味著依循北約海軍當時的作戰標準)[1][2][3],冷戰結束後由於國防預算刪減等因素而於1990年代除役並全數轉售希臘海軍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海軍。
| 寇腾納爾級巡防艦 Kortenaer klasse fregatten Kortenaer-class frigate  | |
|---|---|
![]() 荷蘭皇家海軍寇腾納爾級巡防艦  | |
| 概觀 | |
| 艦種 | 巡防艦 | 
| 艦名出處 | 人名 | 
| 擁有國 | |
| 前型 | 泛·斯佩克級巡防艦 | 
| 次型 | 卡雷爾·道爾曼級巡防艦 | 
| 亞型 | 
  | 
| 製造廠 | 
  | 
| 技术数据 | |
| 標準排水量 | 3,050公噸(3,000長噸;3,360短噸) | 
| 滿載排水量 | 3,630公噸(3,570長噸;4,000短噸) | 
| 全長 | 130(426英尺6英寸) | 
| 全寬 | 14.4(47英尺3英寸) | 
| 吃水 | 4.4(14英尺5英寸) | 
| 鍋爐 | 
  | 
| 功率 | 
  | 
| 最高速度 | |
| 續航距離 | 4,700海里(8,700;5,400英里) | 
| 乘員 | 176–196 | 
| 射控裝置 | 
  | 
| 偵搜系统 | 
  | 
| 武器裝備 | 
  | 
| 電戰系统 | 
  | 
歷史
    
1969年,荷蘭海軍以泛·斯佩克級巡防艦[釋注 1]為基礎設計75型巡防艦[釋注 2],取代12艘用於反潛的荷蘭級驅逐艦與費爾斯蘭級驅逐艦;翌年10月設計完成,原訂以每艘約5400萬荷蘭盾的預算建造4艘,但最終並未付諸實行,另一方面,荷蘭也同步展開與英國聯合進行的英國-荷蘭巡防艦計劃[釋注 3]。
1972年初,荷蘭又對美國當時進行的巡邏巡防艦計劃[釋注 4]表達合作興趣,但因性能與成本於荷蘭而言不盡理想而作罷;同年3月1日,荷蘭正式確定海軍的造艦計劃,稱之為標準型巡防艦()。
1974年8月14日,荷蘭國防部正式簽署建造首批4艘寇騰納爾級,同時包含第二批4艘的採購選擇權,同年11月28日,荷蘭國防部正式簽署建造第二批4艘,1976年12月29日訂購了第三批4艘,隨後,皇家荷蘭海軍又增購一艘防空衍生型。但是,1976年訂購的第三批其中2艘在建造期間便被轉售給希臘海軍,另外,荷蘭也建造了防空衍生型希姆斯科級巡防艦。
荷蘭皇家海軍原預計建造12艘「標準巡防艦」以及1艘裝備韃靼飛彈的防空衍生型(即希姆斯科級巡防艦),與2艘特朗普級巡防艦組成3個巡防艦編隊,日後荷蘭皇家海軍變更計劃,2艘寇騰納爾級在建造期間便轉售給希臘海軍,而希姆斯科級則增建1艘,此外原寇騰納爾級懷特•衛斯號(F-815,HNLMS Witte De With)的預定艦名則是更改為希姆斯科級的二號艦艦名(F-813),原命名為Willem van der Zaan(F-826)的寇騰納爾級更改為Pieter Florenz。
使用國
    
    
同型艦
    
| 舷號 | 艦名 | 建造船廠 | 開工 | 下水 | 服役 | 退役 | 轉售國 | 舷號 | 艦名 | 
|---|---|---|---|---|---|---|---|---|---|
| F807 | HNLMS Kortenaer | 皇家須爾德造船廠(今達門須爾德造船廠) | 1975年 4月  | 
1976年 12月  | 
1978年 10月  | 
1997年 | 海軍  | 
F462 | |
| F808 | HNLMS Callenburgh | 1975年 9月  | 
1977年 3月  | 
1979年 7月  | 
1994年 | F459 | |||
| F809 | HNLMS Van Kinsbergen | 1975年 9月  | 
1977年 4月  | 
1980年 4月  | 
1995年 | F461 | Ναβαρίνον | ||
| F810 | HNLMS Banckert | 1976年 2月  | 
1978年 9月  | 
1980年 10月  | 
1993年 | F460 | Αιγαίον | ||
| F811 | HNLMS Piet Hein | 1977年 4月  | 
1978年 6月  | 
1981年 4月  | 
1998年 | F02 | Al Emirat | ||
| F816 | HNLMS Abraham Crijnssen | 1978年 10月  | 
1981年 5月  | 
1983年 1月  | 
1997年 | F01 | 阿布達比號Abu Dhabi | ||
| F823 | HNLMS Philips van Almonde | 威爾頓費諾德造船廠 | 1977年 10月  | 
1979年 8月  | 
1981年 12月  | 
2002年 | 海軍  | 
F465 | Θεμιστοκλής | 
| F824 | HNLMS Bloys van Treslong | 1978年 5月  | 
1980年 11月  | 
1982年 11月  | 
2003年 | F466 | Nikiforos Fokas | ||
| F825 | HNLMS Jan van Brakel | 皇家須爾德造船廠 | 1979年 11月  | 
1981年 5月  | 
1983年 4月  | 
2001年 | F464 | Κανάρης | |
| F826 | HNLMS Pieter Florisz (ex-Willem van der Zaan)  | 
1981年 1月  | 
1982年 5月  | 
1983年 10月  | 
2001年 | F463 | Μπουμπουλίνα | ||
備註
    
    
資料來源
    
- Sharpe 1989,第388頁.
 - Prezelin 1990,第379-380頁.
 - Gardiner 1996,第277頁.
 - . The National. 2008-11-21 [2008-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1).
 
.JPEG.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