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南門 (臺南市)
寧南門,又稱臺灣府城大南門,建於1725年,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當前屬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1],同時也是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城樓。
臺灣府城大南門 | |
---|---|
臺灣府城大南門 寧南門 | |
大南門(寧南門)正面
| |
位置 | 中華民國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南門公園內) |
坐标 | 22.986931°N 120.20354°E |
建成时间 |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 |
官方名称 | 臺灣府城大南門 |
類型 | 登錄等級: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城郭 |
參觀費用 | 無 |
詳細登錄資料 | |
開放 | 白天開放中 |
沿革
清領時期
清雍正三年(1725年),臺灣府建城並開始修築木柵,築城門七座,乾隆元年(1736年),大南門改木道門為磚石城門。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事平之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城桓改為三合土,大東門改建為兩層的城樓,歇山重簷式屋頂,四周廊道,將臺灣府城各門的城臺加高,臺上建造城樓,以加強府城的防禦能力,作為臺灣府城的大南門,寧南門位於孔廟正南方,城池南垣正中,出城向南行有五妃廟位於魁斗山。
日治時期
光緒21年(1895年)因台灣民主國事件,日方由三面圍攻臺灣府城,至10月22日,日軍由小南門入城,從此以後,台灣府城垣開始遭遇被拆除的命運,城門也因年久失修,逐漸傾朽,甕城門洞也因而崩塌。明治34年(1901年),政府發佈市區改正計畫,大南門地區一帶被劃分至空地,並在1927年7月啟動修復工程,修繕材料部分來自於已經拆除的東郭門,因著眼於管理維護,兩年後又闢建成南門公園,昭和10年(1935年),日本人為舉辦台灣博覽會並收集45座古碑陳列展覽於大南門,其中包含9碑原來自福康安生祠的贔屭碑,後則成為至今的南門公園碑林,並與原臺南放送局成為南門公園的一部分。同年12月5日,臺灣總督府將其以「臺南城」的名義公告為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史蹟。[2]。
當代
二次大戰後,大南門城樓仍在,但城樓則年久失修,1960年,贔屭碑陰被臺南市政府規劃安放於赤崁樓內,故便將城拆出一缺口以將石碑運出[3],1963年7月18日范迪颱風過境,大南門城樓中脊塌下[3],根據1967年調查紀錄顯示,「大南門」城樓已倒塌,僅剩門洞,1975年,台南市政府修建城樓,並在1977年,配合臺南市觀光年的「臺南市整修名勝古蹟三年計畫」,乃於將大南門依原來的外貌形式重建,由於緊臨建興國中,因此校方每年皆讓畢業生於畢業典禮結束後從城門走出,代表畢業生將邁向另一階段。
2020年12月,大南門與兌悅門、大東門、小東門段城垣殘跡、南門段城垣殘跡、東門段城垣殘跡與巽方砲台以「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通過文資審議升格為國定古蹟,後續將辦理公告。[4]
建築
大南門在石砌城臺上建有城樓,外有甕城環繞,為台灣唯一一座僅存甕城的城門,城樓高兩層,二丈八尺,為重簷歇山式結構,覆有橘紅色筒瓦。城樓四面壁身為白色,二樓開有方型窗,大南門的城臺為長條型花崗岩堆砌而成,城基宏偉雄厚,門洞居中,前內門上上銘刻著「寧南門」,外門上橫額一塊題「大南門」。[5]此外在城門洞內嵌有道光二十八年(西元一八四八年)的守城兵役勒索示禁碑記。
圖輯
參考文獻
- 洪敏麟.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9-06-30 (中文).
- 林會承. 《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 台北市: 遠流. 2011. ISBN 978-957-32-6765-2 (中文(台灣)).
- 連景初. . 《臺南文化》 (臺南市文獻委員會). 1967-03-31, 9 (1): 45、46.
- 台灣府城6遺跡 升格國定古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2020-12-28
- .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