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干麻黃湯

射干麻黃湯,別名紫菀散[1]麻黃射干湯[2]主治心肺氣逆壅上的咳嗽[註 1],伴隨清稀的痰,以及喉嚨發出類似蛙類呼嚕呼嚕的痰鳴聲響。

射干麻黃湯
源自《金匱要略》
剂型湯劑
组成
射干十三枚 (一法三兩)
麻黃三兩 去節
生薑四兩
細辛三兩
紫菀三兩
款冬花三兩
五味子半升
大棗七枚
半夏三兩
功用
袪痰,宣肺,止咳

症狀之成因

  • 為何會有咳?當太陽症之水氣不能以汗排出時,則會留於胸膈,成為「寒飲」[註 2]。而「寒飲」上冒則咳。
  • 為何有「上氣」的現象?因為胸有「留飲」,造成肺脹、肺氣壅寒,不能順利吸氣,故有上氣。
  • 為何會發出「水雞聲」?因呼吸時會將胸膈之留飲引到喉間,痰與氣相接觸,因而發出水雞聲。[3][4][5]

出處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欬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6]

功用

散寒宣肺,降逆化痰。[4]治療咳嗽但為痰清稀者;也用於兒科過敏性哮喘、急慢性氣管、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肺氣腫、肺水腫等。

辨症要點

  1. 喘咳。
  2. 痰多泡沫。
  3. 喉中水雞聲。
  4. 口不渴。
  5. 苔白膩。
  6. 脈浮緊。

方劑組成

射干十三枚 (一法三兩);麻黃四兩;生薑四兩;細辛紫苑款冬花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大棗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斤)。[6]

方義

  • 本方為小青龍湯之變方;麻黃、細辛、半夏、五味子與小青龍湯同。然而降逆之射干,利水之紫菀,散寒之生薑,止咳之款冬花,和中之大棗則與小青龍湯相異。[3]
  • 射干配麻黃,同時去掉芍藥和甘草,是為了有利於化除飲邪。[4]
  • 射干、紫菀、款冬花利肺氣,合麻黃、細辛、生薑之發散,與半夏之降逆,五味子之收斂,大棗之安中而成一方之妙用。[5]

註釋

  1.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氣有余則喘咳上氣。”多由外感六淫,痰氣凝結,肺道壅塞所致。
  2. 飲是指體內的液體停留聚集於某處,如聚於胃腸、胸脇、心包、肺等的管腔部位。形狀較「痰」為清、稀,但較「水」濁。

參考資料

  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普濟方》(清.四庫全書版)出自明.朱橚、滕碩、劉醇等編之《普濟方》卷三八七。
  2. 清.吳, 澄. .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 9787801563385.上集卷十五。
  3. 清.曹, 穎甫. . 志遠書局. : 85. ISBN 957-8497-67-9.
  4. 王雪華講《金匱要略》,第36講 第七篇:肺脹證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皇漢醫學》射干麻黃湯之註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皇漢醫學》網路版。
  6.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欬嗽上氣病脈證治篇。

外部連結

  • 小青龍湯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