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4776
小行星4776,又称为鹿邑星,是由哈佛大学在1975年11月3日发现的主带小行星。
| 发现 | |
|---|---|
| 發現者 | 哈佛大学 |
| 發現地 | 哈佛 |
| 發現日期 | 1975年11月3日 |
| 編號 | |
| MPC編號 | 4776 |
| 命名依據 | 鹿邑县 |
| 其它名稱 | 1975 VD |
| 小行星分類 | 主带 |
| 軌道參數[1] | |
| 曆元 2011年8月27日 | |
| 遠日點 | 2.3138634AU |
| 近日點 | 1.7756127AU |
| 離心率 | 0.2326199 |
| 軌道週期 | 1285.5974341地球日 |
| 平近點角 | 89.47377° |
| 軌道傾角 | 5.39347° |
| 升交點黃經 | 3.28838° |
| 近日點參數 | 348.63574° |
| 物理特徵 | |
| 視星等 | 14.9 |
小行星4776以河南省鹿邑县命名。因为鹿邑是道教学派的始祖老子的家乡[2],而且也是哈佛大学的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长期进行小行星研究工作的邵正元的家乡,鹿邑也是邵正元儿子的名字。
参考资料
- JPL Small-Body Database 4776 Luyi (1975 VD)
- Schmadel, Lutz. . Springer. 2003. ISBN 978-3-540-00238-3.
| 前一小行星: (4775)小行星4775 |
小行星列表 | 後一小行星: (4777)小行星4777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