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喙鲸屬

尖喙鯨屬學名:),又稱尖喙抹香鯨屬峰抹香鯨屬,為已滅絕抹香鯨,生存於中新世晚期的祕魯沿岸,本屬包含兩種:恐齒尖喙鯨A. deinodon)及粗壯尖喙鯨A. robustus)。尖喙鯨屬於巨獵食性抹香鯨,是以大型獵物為主食的抹香鯨類群,而尖喙鯨的體長為3.9—4.3(13—14英尺),屬於其中體型最小的物種。尖喙鯨具有短而突出的吻突,並且具有粗壯彎曲的牙齒,可能以其他水生哺乳動物為食,例如海豹或是其他鯨魚。

尖喙鯨屬
化石时期:晚中新世
~
恐齒尖喙鯨(A. deinodon)顱骨化石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下目: 鲸下目 Cetacea
演化支 大洋鯨類 Pelagiceti
演化支 新鯨類 Neoceti
小目: 齒鯨小目 Odontoceti
演化支 抹香鲸类 Physeterida
总科: 抹香鲸总科 Physeteroidea
属: 尖喙鯨屬 Acrophyseter
Lambert, Bianucci et Muizon, 2008
模式種
A. deinodon
  • †恐齒尖喙鯨 A. deinodon Lambert, Bianucci, & Muizon, 2008 (模式種)
  • †粗壯尖喙鯨 A. robustus Lambert, Bianucci, & Muizon, 2016

分類學

尖喙鯨、噬抹香鯨梅爾維爾鯨顴突抹香鯨均屬於巨獵食性抹香鯨,以大型獵物為主食。牠們的上下顎都具有粗大、深根、牙釉質包覆的牙齒,而現存抹香鯨是缺乏上排牙齒以及牙釉質的[1]。巨獵食性的習性可能來自較古老的龍王鯨科,或者是在之後才獨立演化出來的演化支[2]。這個演化支被認為包括海波鲸亞科以及底下的斯卡爾鯨屬蒂普羅鯨屬擬艾多鯨屬海波鯨屬。這個亞科被認為屬於並系群,亦即底下物種並不具有單一的共同祖先[3]

尖喙鯨屬下包含兩種,模式種恐齒尖喙鯨(A. deinodon)發現於祕魯皮斯科組南薩卡科(Sud-Sacaco)模式產地,地層年代為中新世托爾頓期墨西拿期(8.5-6.7百萬年前);編號為MNHN SAS 1626的模式標本為一成年個體,包含了顱骨以及仍然保有牙齒的上下顎[4]。另一物種粗壯尖喙鯨(A. robustus)則發現於皮斯科組女巫山(Cerro la Bruja)區域,包含一個頭顱,編號為MUSM 2182,地層年代為中新世塞拉瓦爾期至托爾頓期(早於9.2百萬年前)。第二具恐齒尖喙鯨的化石出土於阿瓜達丘陵(Aguada de Lomas)區域,地層年代為6.9-6.7百萬年前的墨西拿期,編號為MNHM F-PPI 272,包含了右頂骨,但該化石可能也屬於粗壯尖喙鯨[2]。編號MUSM 1399的化石包含了一個缺乏前半吻突的頭顱,出土自女巫山(Cerro la Bruja)區域,被認為屬於尖喙鯨,但尚未確認[5]。粗壯尖喙鯨具有更突出的吻突、較直的牙齒、較狹長的下顎、在吻突側面具有溝槽、並具有較恐齒尖喙鯨明顯的顱上盆(Supracranial basin),也就是額隆的所在處[2]

尖喙鯨屬的屬名Acrophyseter來自古希臘語的「」,也就是尖銳的意思,指的是尖喙鯨尖短向上彎的吻突;以及「」,為現代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的屬名。種名deinodon則來自於古希臘語的「」,恐怖的意思,以及「」,牙齒的意思[4]

抹香鯨總科 Physeteroidea

無偽鯨屬 Eudelphis

顴突抹香鯨屬 Zygophyseter

噬抹香鯨屬 Brygmophyseter

尖喙鯨屬 Acrophyseter

利維坦鯨屬 Livyatan

管狀鯨屬 Aulophyseter (未定)

抹香鯨科 Physeteridae

奥巴斯托鲸屬 Orycterocetus

擬艾多鯨屬 Idiorophus

齦抹香鯨屬 Physeterula

殊抹香鯨屬 Idiophyseter

抹香鯨屬 Physeter

管狀鯨屬 Aulophyseter (未定)

Placoziphius

蒂普羅鯨屬 Diaphorocetus

小抹香鯨科 Kogiidae

阿普里斯小抹香鲸屬 Aprixokogia

小抹香鯨屬 Kogia

柏加小抹香鯨屬 Praekogia

沙加小抹香鯨屬 Scaphokogia

Thalassocetus

尖喙鯨屬與其他抹香鯨的關係圖,其中粗體字物種屬於巨獵食性抹香鯨[6][2]

描述

上排與下排牙齒

透過比較尖喙鯨與顴突抹香鯨兩側頰骨的間距,尖喙鯨的體長估計約3.9—4.3(13—14英尺)長,屬於巨獵食性抹香鯨中體型最小的物種[2]

和現存抹香鯨不同,恐齒尖喙鯨上下顎皆具有牙齒。其牙齒,尤其是前齒,十分粗壯且深深嵌入於牙槽之中,且牙根的部分較齒冠厚。前齒也較後齒更類似於圓錐狀。下排後齒間隙由前至後逐漸增加,主要用來撕裂,和以吸允為主的現代抹香鯨不同。前齒多半於兩側有磨損,而後齒則多半於中央部分有磨損。尖喙鯨的上顎具有12顆牙齒(前上頜骨上3顆、上頜骨上9顆,後齒與連接著[4]),下顎則具有13顆,且和其他獵食性鯨魚一樣,牠們的牙齒具有牙釉質;在牙齒發育的時候齒堊質層也會逐漸形成,與現存的虎鯨類似[2]。牙槽旁具有頰外生骨疣,在啃咬時能夠穩固牙齒;其中後齒因在啃咬時需承受較大的壓力所以具有較大的骨疣[5]。而粗壯尖喙鯨的牙齒排列形式仍然未知,但是可能與恐齒尖喙鯨相似。

和其他抹香鯨一樣,尖喙鯨的顱骨頂端同樣也具有明顯的凹陷,稱為顱上盆。顱上盆的位置接近眼窩但並未延伸至吻突,這項特徵與其他巨獵食性抹香鯨不同。此外也和其他較晚期的抹香鯨物種不同的是,尖喙鯨具有兩個鼻孔,然而左鼻孔的大小約為右鼻孔的五倍大,其寬度分別為30和7.2(1.18和0.28英寸)[2]。頭顱兩側的顳窩高度非常高,而其近親顴突抹香鯨與噬抹香鯨的顳窩高度則僅與眉峰相同而已。髁狀突(下顎與顱骨的連結處)至後齒之間的區域可能就是嚼肌的附著處。眉峰向下傾斜角度約為 55°。顱骨後方的項線與顱上盆相連。其顴骨為扁而薄,限制了耳道的發展。吻突較短,但有明顯向上彎曲,且前上頜骨近犁骨處缺乏溝槽,與其他抹香鯨不同[4]

古環境學

尖喙鯨具有短而尖的吻突,以及粗壯彎曲的前齒,這代表牠們大型獵物為食,並能利用同樣粗壯的後齒對獵物進行撕扯。在皮斯科組的南薩卡科(Sud-Sacaco)地區出土了數種可能為尖喙鯨獵物的海生脊椎動物,包括皮斯科鼠海豚Piscolithax)、皮斯科鬚鯨長吻弓海豹厄比納環企鵝Spheniscus urbinai)、海懶獸Thalassocnus natans)等。同樣也發現了數種與尖喙鯨生活同一區域的掠食者,包括皮斯克長吻鱷巨牙鯊寬齒鯖鯊等,與尖喙鯨生活同一區域的掠食者中,有些種類會與尖喙鯨發生競爭,而有些種類是尖喙鯨的天敵(如巨牙鯊)。女巫山(Cerro la Bruja)地區則有發現馬澤亞短吻豚阿托海豚玻利别洛諾海豚Belonodelphis)、未辨認的喙鯨、未辨認的鬚鯨、未辨認的僧海豹、穆伊環企鵝(Spheniscus muizoni)、巨牙鯊、寬齒鯖鯊、以及一種真鯊屬物種[4][2]

天敵

雖然尖喙鯨有虎鯨的習性,但尖喙鯨並非頂級掠食者,巨牙鯊是尖喙鯨的天敵。此外,丘布特凱克鯊梅爾維爾鯨也會捕食尖喙鯨。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尖喙鲸屬
  1. Bianucci, G.; Landini, W.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6, 148: 103–131. doi:10.1111/j.1096-3642.2006.00228.x.
  2. Lambert, O.; Bianucci, G.; de Muizon, C.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7, 179: 404–474. doi:10.1111/zoj.124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uly 2018).
  3. Toscano, A.; Abad, M.; Ruiz, F.; Muñiz, F.; Álvarez, G.; García, E.; Caro, J. A. [New Remains of Scaldicetus (Cetacea, Odontoceti, Physeteridae) from the Upper Miocene, Western Sector of the Guadalquivir Basin]. Revista Mexicana de Ciencias Geológicas. 2013, 30 (2). ISSN 2007-2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uly 2018) (西班牙语).
  4. Lambert, Olivier; Bianucci, Giovanni; Demuizon, Christian. . Comptes Rendus Palevol. 2008, 7 (6): 361–369. doi:10.1016/j.crpv.2008.06.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uly 2018).
  5. Lambert, O.; Bianucci, G.; Beatty, B. L. . Naturwissenschaften. 2014, 101 (6): 517–521. Bibcode:2014NW....101..517L. PMID 24821119. doi:10.1007/s00114-014-11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uly 2018).
  6. Berta, A. .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7: 112–113. ISBN 978-1-4214-232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uly 20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