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事件
背景
1969年正值文化大革命,中國大部分地區一片混亂。1969年3月起,西藏昌都地區、拉薩市郊縣、日喀則地區、那曲地區等地相繼發生較大規模的暴力事件。邊壩縣一些人士制定了“不要共產黨、不要交公糧、不要社會主義”的“三不”綱領,建立「四水六崗衛教軍」和「翻身農奴革命造反司令部」,試圖推翻中共在當地的統治[2]。
过程
在赤列曲珍、让穷甘登罗布策动指挥下,十余个县的人在尼木县发动起事,提出“西藏独立”、“达赖喇嘛万岁”的口号,鼓动把地方干部和解放军赶出西藏。他们制造並悬挂西藏国旗,但當時“雪山獅子旗”並未受大眾認知,结果誤做了‘四水六岗’旗帜(黄色旗,上有交叉的两把刀),围攻尼木县,進佔县政府、银行、商店,拿走武装部的枪支弹药。
造反派要求赶汉人出西藏,家庭成份不好的人不准参加他们的组织。他们没有现代武器,所以在文革开始时,拉萨一個演出队给組織送了一把手枪,成為當時造反派組織唯一的自动枪,此外只有几支打猎的火枪和乡里铁匠打造的长刀等。[3]
6月13日凌晨,以让穷为首的造反派包围了尼木县帕古区政府,尼姑赤列曲珍说她自己是格萨尔传说中下凡的女神“阿尼古尼甲波”的化身,会预言、跳神和打卦,並呼喊口號,引導群眾圍攻軍宣隊,杀掉解放军队员22人。这些解放军是属于“支左”的,没带枪。尼姑手下半夜三更發動袭击,把解放军从窗户里甩下来砸死,再把他们都埋在三叉路口,意思是这些人都是鬼,而且上面还放着军帽。[4]21日在尼姑廟殺掉汉藏基层干部13人。[2]:188页因为杀的是解放军,这一事件当即被中共定性为“反革命叛乱”。
6月15日,驻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53师,接到中央军委关于去尼木鎮壓的命令。6月16日,53师157团3个连官兵,在师政委李传恩带领下,武装进入尼木县城,救出被围困的汉藏干部,制定对普松区的赤列曲珍部进行歼灭性打击。6月19日早6时战斗打响,赤列曲珍部借坚固据点负隅顽抗,他们用火枪、矛和刀,还有牦牛鞭“乌朵”,包着石块朝部队扔。6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殺死叛匪50余名,俘虏约5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击溃赤列曲珍部主力,余部逃窜、隐蔽。其后的三个多月解放军追殺残余造反派分子。
解放军曾向赤列曲珍喊话誘使投降,但她堅持不投降,並穿着法衣戴着法帽站在房顶上作法。参谋长下令不准开枪,要活抓,但部队其後也往尼姑房子开枪,结果發生槍戰,直至天黑,部队撤退。当晚,赤列曲珍逃到山上。
第二天解放军一大早冲到房子里的时候只有七八个人的尸首,有几个靠在墙上,身上都是枪眼。楼下有个隐蔽的小经堂,点着灯,供着佛像,还有些经书、法器和护身符之类。解放军其後在群眾引導下發現數具屍體,並隨即搜山追击,在帕古区山沟击毙60余人,俘获100多名,活捉赤列曲珍及其卫队。尼木各地鎮壓完成,但带头負責杀解放军的热群則成功逃走。
1970年初,西藏政府对“6.13尼木反革命叛乱”进行了宣判,赤列曲珍等20余人被判處枪决。[5]
紀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事件中死亡的官方人員葬在尼木烈士陵园。
定性
中國政府將此事件定性為西藏獨立運動。藏學家梅爾文·戈爾斯坦的專書指出,此事件屬於文革中對立的造反派之間的衝突,與種族與西藏獨立無關。[6][7][8][9]藏族作家唯色的著作指出,事件中許多手無寸鐵的解放軍被突襲殺死,主要份子是被解放軍「解放」的「翻身農奴」,事件不能用造反派武鬥來解釋,而是反抗中共政權。[10]
参考文献
- .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 .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0年.
- “尼木事件”亲历者的回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美国之音藏语部对德朗的采访
- . [2014-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凤凰网.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2).
- Melvyn C. Goldstein; Ben Jiao; Tanzen Lhundrup.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年: 4–7 [2018-07-24]. ISBN 978-0-520-9423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英文)
- Charlene Makley. . The China Journa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ul 2009, (62): 127–130 [2014-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5).(英文)
- Ronald Schwartz. . China Perspectives. 2011年 [2014-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2).(英文)
- Michael Schoenhals. . The China Quarterly. 2009年, 198: 488–489. doi:10.1017/S0305741009000605.(英文)
- 唯色. .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05-01: 201–202 [2018-07-24]. ISBN 978-986-213-7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