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子圍陶氏宗祠
陶氏宗祠又名五柳堂,位於香港新界屯門藍地屯子圍與新慶村之間,是屯門陶氏宗族於清朝康熙57年(1718年)建立的首所宗祠。於1995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12月18日確認評級[1]。
![](../I/HK_TuenTszWai_ToAncestralHall_Front.JPG.webp)
陶氏宗祠
![](../I/To_Ancestral_Hall%252C_Tuen_Tsz_Wai_in_November_2023.jpg.webp)
2023年的陶氏宗祠
歷史
屯子圍陶氏先祖原籍廣西鬱林,南宋末年先遷寶安縣,於宋亡後,陶文質及陶處斯遷居元朗牛潭尾,最後才定居屯門,建立屯門村。清朝初年遷界,陶氏舉族遷回內地,復界後返回屯門復村,先後建立黃崗圍(泥圍)、麥園圍(青磚圍)、屯子圍(田子圍)、永安村及大園圍。
陶氏在屯門區內共建立兩間宗祠,首間即陶氏宗祠,於1925年曾進行翻新,並留有碑記於祠內。1954年前,陶氏宗祠曾用作「五柳小學」的班房。1970年代初以前,亦是圍村守衛的辦事處。1971年,新的「五柳堂陶氏宗祠」落成後,陶氏宗祠便出租作為工廠的廠房,現時則已空置。另有一間祠堂是「定山祖祠」,供奉陶氏定山祖及該房的歷代先祖。
- 五柳堂陶氏宗祠
- 定山祖祠
建築
陶氏宗祠為3進2院3開間的傳統建築,地基為堅固的花崗岩,外牆以青磚砌成,正面前檐廊設有鼓台。
風水傳說
陶氏族人認為陶氏宗祠的位置面向虎地會破壞宗祠的風水,虎地是屏山鄧氏的祖墳所在地,而與陶氏宗祠成「龍虎相對」之局,「龍」「虎」相爭影響風水,於是決定在宗祠側興建三聖宮,用「三聖」(洪聖、財神及楊侯王)鎮壓「老虎」,以維護該村的風水。
- 陶氏宗祠與毗連的三聖宮
- 三聖宮
- 屯子圍圍門亦因風水而封
參見
- 三聖宮
- 虎地
參考資料
- (PDF). amo.gov.hk. 2011-03-22 [2011-06-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5月27日) (中文(香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