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元观
历史
崇元观的创建人有争议。清朝以来的一些文献如《京师坊巷志稿》、《宸垣识略》、《顺天府志》、《燕都丛考》等均称崇元观为 “明珰曹化淳建”。“珰”为中国古代妇女作耳环用的玉饰,因为在汉朝被当作武职宦官官帽上的装饰,所以后世以此指宦官。曹化淳是明朝末年崇祯年间的司礼太监。[1]
徐苹芳在其著作《明清北京城图》崇元观条目中称:“明为曹老虎观,改名或别称崇玄观。明天顺二年(1458年)建。地点为日中坊红桥北。今地为西直门大街崇元观。”并称:“《乾隆御制诗碑》注中误为曹化淳建。”《乾隆御制诗》为七律二首,其中第二首第二句下有注:“此寺为明珰曹化淳所建,故俗名曹老虎观。”[1]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出版的张爵所著《京师坊巷胡同集》中“日中坊”内有“曹老虎观”条目。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沈榜所著《宛署杂记》中“日中坊”内有“崇玄观,天顺二年建”的记载。[1]
综上所述,可知崇元观应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而且其创建人并非曹化淳。1937年出版的《北平旅游指南》中称:曹老公观“在西直门内大街路北,原为崇玄观。系明英宗时太监曹吉祥创建。”但不知道此说的出处,尚需进一步证实。然而此说与该观建于天顺二年之说正好相符合,因为天顺二年正是明英宗复辟的第二年,当时曹吉祥因与宦官石亨迎英宗复辟有功,正红极一时。[1]
乾隆二十三年(1769年),崇元观重修(一说为乾隆三十三年,《日下旧闻考》的内容自相矛盾)。据乾隆御制诗的注释称,乾隆帝在孟冬时祭祖之后赴御花园向太后问安,途经西直门,正逢崇元观举办重修竣工典礼,便观礼并写下了两首诗。[1]
自乾隆年间重修后,崇元观再未重修,日趋衰败。由于传闻建崇元观者在观内藏有巨金,以备该馆倒毁后重建时用,即所谓“观倒观修”,故来该观寻宝者很多,该观因此而又不断遭破坏。清朝光绪年间只存山门、大殿,还有十多座木胎神像仆倒于地。庚子(1900年)之后,仅存废墟。[1]
1920年,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将崇元观改建为陆军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此处改为冯庸大学。后张学良将该校更名为东北大学,并亲任校长,曾在该校内设飞行训练大队,训练飞行员。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此处挖防空洞,还曾挖出两个飞机头。[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北平,此处为日军修械所。一说此处为日军宪兵队,折磨市民,侮辱妇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缮此处房屋时,曾挖出少女骨架一副,即为罪证。[1]
抗日战争胜利后,此处为华北中学,该中学一直办至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后,该处新办了干部子弟小学——华北小学,后来改办为第二师范学校。1959年,该处开始兴建一座四层苏联式大楼,1963年完工,女十中迁至该楼,后更名为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学,该处的东南部为北京市第八十七中学。[1]
如今,崇元观旧址被三个单位占据。南部是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北部是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附属中学,是由北京市第一五七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三中学合并而成。中部是四栋十一层的教育局家属楼。[1]
庙会
每月逢初一、十五为崇元观的集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庙市,百货众多,花灯尤多,被誉为“奇巧花灯认不明”。灯节时,崇元观举办大型灯会。民谣称:“财神庙里借元宝,觉生寺里撞大钟,东岳庙里栓娃娃,白云观里摸猴精,城隍庙里看火判,崇元观里看花灯,火神庙里晾宝会,厂甸庙会甲帝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