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儦

崔儦530年代—600年代),字岐叔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出自清河崔氏的清河大房,北齐、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

崔儦的祖父崔休是北魏青州刺史,父亲崔仲文是北齐高阳郡太守,世代为显著族姓。崔儦虚岁十六时,清河郡太守请他担任功曹,崔儦不就任。崔儦年轻时与范阳卢思道、陇西辛德源志同道合互相友好,经常把读书当做本职工作,依仗自己的才华和门第,轻视世人。崔儦曾在自家的门上题写大字:“没读过五千卷书的人,不能进入这个屋子。”几年之间,崔儦就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崔儦懂得写文章,在北齐被举荐为秀才,任员外散骑侍郎,升任殿中侍御史。不久崔儦与熊安生马敬德等人讨论五礼,同时修订法令。不久崔儦兼任散骑侍郎,出使南陈。北齐武平三年(572年),祖珽上奏后主高纬文林馆,崔儦当时任太傅行参军,被选入文林馆等待诏命、撰写书籍[1],后历任殿中、膳部、员外三曹郎中。崔儦和顿丘李若都在当时被人们称许看重,当时的人说:“京师熠熠生辉的人物,是崔儦、李若。”李若经常对自己的儿子说:“卢思道和崔儦幽深端庄,是我尊重的人,你要以他们为师。”卢思道曾经与崔儦喝酒后互相调侃,崔儦说:“卢偃卢邈没有名声。”卢思道讥讽崔儦说:“你高祖崔灵和与曾祖崔宗伯官位低下。”北齐灭亡后,崔儦回到故乡,在清河郡担任功曹,冀州补授崔儦为主簿[2][3]

开皇四年(584年),崔儦被征召担任给事郎,不久兼任内史舍人。开皇七年四月甲戌(587年6月11日),崔儦兼任通直散骑侍郎,与兼任散骑常侍杨同一起出使南陈[4],返回后被授任员外散骑侍郎。越国公杨素当时地位尊贵受到宠信,杨素看重崔儦的门第,为儿子杨玄纵娶崔儦女儿为妻,聘礼非常丰厚。开始迎接新娘的时候,公卿满座,杨素命令人用令马匹去迎接崔儦,崔儦故意穿戴破烂的衣帽,骑着毛驴前来。杨素推让崔儦坐上座,崔儦有轻视杨素的神色,礼节非常傲慢,言语又不恭顺。杨素愤怒的拂衣而起,竟然离开座位。几天后,崔儦才来道歉,杨素如当初一样对待他。隋文帝杨坚下诏授任崔儦易州刺史,有人说崔儦不适合,于是追回不授,崔儦对人说:“易州刺史何必胜过道义。”仁寿年间,崔儦在京城去世,虚岁七十二[5][6][7]

其他

有一次,崔儦对魏彦渊说:“我不擅长书法,写不好这个‘儦’字。”魏彦渊说:“正应当拉长单人旁的脚,斜飘鹿尾四点就可以写好这个‘儦’字了。”[8]

有一次卫尉卿京兆杜台卿与中兵参军清河崔儦玩握塑,双方说好投掷十子只赌一只野鸡。卢思道在一旁说:“遮住成都,只需一只野鸡!”崔儦有一次和卢思道说:“昨夜雷声特别大,可是我睡着一点也不知道。”卢思道戏谑地说:“这样大的雷声,也没有使你这个冬眠的虫豸苏醒!”[9]

家族

父母

兄弟姐妹

  • 崔偃,北齐太子洗马、尚书郎
  • 崔曜华,嫁王松年[12]

子女

  • 崔世济,唐朝太子洗马
  • 崔载
  • 崔虔
  • 崔氏,嫁隋朝上仪同、虎贲郎将、淮南郡公杨玄纵
  • 崔氏,嫁赵元楷[13]

参考资料

  1. 《北史·卷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珽又奏撰御览,诏珽及特进魏收、太子太师徐之才、中书令崔劼、散骑常侍张雕、中书监阳休之监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骑侍郎韦道逊、陆乂、太子舍人王劭、卫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刘仲威、袁奭、国子博士朱才、奉车都尉眭道闲、考功郎中崔子枢、左外兵郎薛道衡、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司空东阁祭酒崔德立、太傅行参军崔儦、太学博士诸葛汉、奉朝请郑公超、殿中侍御史郑子信等入馆撰书,并敕放、悫、之推等同入撰例。复命散骑常侍封孝琰、前乐陵太守郑元礼、卫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骑常侍杨训、前南兖州长史羊肃、通直散骑侍郎马元熙、并省三公郎中刘珉、开府行参军李师上、温君悠入馆,亦令撰书。后复命特进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刘逖、散骑常侍李孝贞、中书侍郎李德林续入待诏。寻又诏诸人各举所知,又有前济州长史李翥、前广武太守魏骞、前西兖州司马萧溉、前幽州长史陆仁惠、郑州司马江旰、前通直散骑侍郎辛德源、陆开明、通直郎封孝骞、太尉掾张德冲、并省右户郎元行恭、司徒户曹参军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参军刘顗、获嘉令崔德儒、给事中李元楷、晋州中从事阳师孝、太尉中兵参军刘儒行、司空祭酒阳辟疆、司空士曹参军卢公顺、司空中兵参军周子深、开府行参军王友伯、崔君洽、魏师謇并入馆待诏。又敕仆射段孝言亦入焉。
  2. 《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一》:崔儦字岐叔,清河武城人也。祖休,魏青州刺史。父仲文,齐高阳太守。世为著姓。儦年十六,太守请为功曹,不就。少与范阳卢思道、陇西辛德源同志友善。每以读书为务,负恃才地,忽略世人。大署其户曰:“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数年之间,遂博览群言,多所通涉。解属文,在齐举秀才,为员外散骑侍郎,迁殿中侍御史。寻与熊安生、马敬德等议五礼,兼修律令。寻兼散骑侍郎,聘于陈。使还,待诏文林馆。历殿中、膳部、员外三曹郎中。儦与顿丘李若俱见称重,时人为之语曰:“京师灼灼,崔儦、李若。”齐亡,归乡里,仕郡为功曹,州补主簿。
  3. 《北史·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儦字岐叔。少与范阳卢思道、陇西辛德源同志友善。每以读书为务,负恃才地,大署其户曰:“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初举秀才,为员外散骑侍郎。迁殿中侍御史,与熊安生、马敬德等议五礼,兼修律令。寻兼散骑侍郎,使陈。还,待诏文林馆。历尚书郎。与顿丘李若俱见称重,时人语曰:“京师灼灼,崔儦、李若。”若每谓其子曰:“卢思道、崔儦,杳然崖岸,吾所重也,汝其师之。”思道与儦尝酒后相调,儦曰:“偃貌无闻。”思道讥儦云:“高曾官薄。”齐亡,归乡。仕郡为功曹,补主簿。
  4. 《隋书·卷一·帝纪第一》:甲戌,遣兼散骑常侍杨同、兼通直散骑常侍崔儦使于陈。
  5. 《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一》:开皇四年,徵授给事郎,寻兼内史舍人。后数年,兼通直散骑侍郎,聘于陈,还授员外散骑侍郎。越国公杨素时方贵倖,重儦门地,为子玄纵娶其女为妻。聘礼甚厚。亲迎之始,公卿满座,素令骑迎儦,儦故敝其衣冠,骑驴而至。素推令上座,儦有轻素之色,礼甚倨,言又不逊。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罢座。后数日,儦方来谢,素待之如初。仁寿中,卒于京师,时年七十二。子世济。
  6. 《北史·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隋开皇四年,徵授给事郎,兼内史舍人。后兼通直散骑侍郎,聘陈。还,授员外散骑侍郎。以聋,常得无事,一醉辄八日。越国公杨素时方贵幸,重儦门地,为子玄纵娶其女为妻,聘礼甚厚。亲迎之始,公卿满坐,素令骑迎之,儦弊衣冠骑驴而至。素推令上坐,儦礼甚倨,言又不逊,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罢坐。后数日,儦方来谢,素待之如初。诏授易州刺史,或言其未合,乃追停。儦语人曰:“易州刺史何必胜道义。”仁寿中,卒于京师。子世济。
  7. 《北齐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五》:子偃,武平中,历太子洗马、尚书郎。偃弟儦,学识有才思,风调甚高。武平中,琅琊王大司马中兵参军。参定五礼,待诏文林馆。隋仁寿中,卒于通直散骑常侍。
  8.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十七·诙谐三》:又崔儦谓彦渊曰:“我拙于书,不能'儦'字使好。”彦渊曰:“正可长牵人脚,斜飘鹿尾,即好。”彦渊,司农卿李昌之子。
  9.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四十七·诙谐三》:又卫尉卿京兆杜台卿,共中兵参军清河崔儦握塑,十子成都,止赌一雉。卢思道曰:“翳成都,不过一雉。”儦又谓思道曰:“昨夜大雷,吾睡不觉。”思道曰:“如此震雷,不能动蛰。”
  10.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休少而谦退,事母孝谨。及为尚书,子仲文纳丞相雍第二女,女妻领军元叉长庶子祕书郎稚舒,挟恃二家,志气微改,内有自得之心,外则陵藉同列。
  11. 《北史·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休少而谦退,事母孝谨。及为尚书,子仲文娶丞相高阳王雍女,女适领军元叉庶长子舒,挟恃二家,志气微改,陵藉同列。
  12. 贾振林编著. .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11年11月: 281–282. ISBN 978-7-5347-6898-9 (中文(简体)).
  13. 《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赵元楷妻者,清河崔氏之女也。父儦,在文学传。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隋書·卷76》,出自魏徵隋书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