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佛教

入世佛教英語:[1],亦有譯作人間佛教[2]左翼佛教[3][2],意指佛教徒應該努力將他們內在的禪定體驗與佛法教義應用在社會、政治、環保、經濟之上,並且主動反抗不公義的事物。「入世佛教」的理念由越南禪宗僧人釋一行所提倡,並在西方世界成長。

歷史

这一概念早在當地於1930年代對抗法國殖民統治之時就已成型,但未有特定的名堂[2];到了越戰時,由於一行禪師所熱心推展的和解運動,使他和「入世佛教」為西方社會所認識[4]。入世佛教是一種關懷社會的佛教運動,透過「關懷弱勢社群及參與社會運動,甚至不惜抗衡當權者」[2],從而活出佛家思想的精神。2007年在緬甸發生由當地僧侶發起的反軍政府遊行示威事件,被認為是入世佛教在東南亞地區的一次重要參與。

著名人物

  • 一行禪師越南人,佛教和平友誼會的創立人
  • 素拉·司瓦拉差泰國反軍政府運動領袖,INEB創立人
  • 阿姆倍伽尔印度政治人物,印度賤民解放運動[5]
  • 芮哲非(Christopher A. Reed)
  • 證峰禪師臺灣日治時期臺灣佛教僧侶,參加文化運動與反殖運動,其思想受到民族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的社會主義思潮影響,並藉此批判當時台灣佛教現象,被喻為「解放佛學」。[6]

參看

參考

  1. . 梅村. 2020年7月21日 [2023年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2月4日).
  2. 梁文道,(2007年),〈左翼佛教〉,《am730》2007年10月26日號,P.38〈觀念〉專欄。
  3. 譯名由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劉宇光提倡,以與釋星雲等人的人間佛教有所區分。劉宇光. (PDF). 世界宗教學刊 (嘉義縣: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2006-06, 7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19).
  4. . 《新雨月刊》. No. 第55期. 由江煥銘; 陳慧娟翻译. 白偉瑋 訪問. 1992-04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譯自白偉瑋(Wei Wei Chang),“A Teacher Who Uses Dharma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Not Separate ──Christopher Reed.”,《新雨月讯》第十期,1987年12月號。
  5. Queen, Christopher. . Tricycle: The Buddhist Review. [Spring 1993] [202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3) (英语).
  6. 嚴瑋泓. . 洪子偉; 鄧敦民 (编). .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9: 197 [2023-02-25]. ISBN 9789863503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5).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