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蟹座55e
巨蟹座55e(英語:)是一颗環繞著類太陽恆星巨蟹座55A的太陽系外行星,其大小跟海王星差不多,由於離母恆星很近,使其表面温度接近2,700摄氏度,亦是巨蟹座55A行星系中已知最接近母星的行星。[4]其直径达2.5万公里,而质量和密度分别是地球的7.8倍和2倍[5],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密度最大的固态行星。它是在2004年8月30日被發現的,亦是第一顆被發現環繞類太陽恆星公轉的超級地球,發現時間比格利澤876d早一年。其公轉週期極短,只有18小時,2010年之前天文學家們曾認為其公轉週期長2.8天。[2]2012年10月,天文學家們宣佈這顆行星可能是一個碳行星。[6][7]
太陽系外行星 |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 |
---|---|---|
母恆星 | ||
母恆星 | 巨蟹座55A | |
星座 | 巨蟹座 | |
赤经 | (α) | 08h 52m 35.8s |
赤纬 | (δ) | +28° 19′ 51″ |
距離 | 40.3 ± 0.4 ly (12.3 ± 0.1 pc) | |
光譜類型 | G8V | |
軌道參數 | ||
半長軸 | (a) | 0.01560 ± 0.00011[1] AU |
軌道離心率 | (e) | 0.17 ± 0.04[1] |
公轉週期 | (P) | 0.7365449 (± 0.000005)[1] d |
軌道傾角 | (i) | 83.4 ± 1.7° |
近星點時間 | (T0) | 2,449,999.83643 ± 0.0001[2] JD |
半振幅 | (K) | 6.2 ± 0.2[1] m/s |
物理性质 | ||
质量 | (m) | 8.63 ± 0.35[3] M🜨 |
半径 | (r) | 2.00 ± 0.14[3] R🜨 |
辐射功率 | (F⊙) | 2590 🜨 |
密度 | (ρ) | 5.9+1.5 −1.1[3] g cm-3 |
温度 | (T) | 5373 ± 9.7 K |
發現 | ||
發現時間 | 2004年8月30日 | |
發現者 | 芭芭拉·麥克阿瑟 | |
發現方法 | 徑向速度法、凌日法 軌道相位反射光的變化 | |
發現地點 | 美國德州 | |
發表論文 | 已發布 | |
其他名稱 | ||
55 Cancri Ae、Rho1 Cancri e、HD 75732 e | ||
數據庫參考 | ||
太陽系外行星 百科全書 | data | |
SIMBAD | data |
發現
如同許多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出現前被發現的行星,天文學家們是以徑向速度法發現巨蟹座55e的。在這顆行星被發現時,天文學家已發現了另外三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天文學家之後得出其軌道周期為2.8天,且其質量至少大於地球14.2倍。[8]天文學家之後同時公佈他們發現了這顆行星與格利澤436b的消息,使它們成為首批被發現的系外冰巨星。
懷疑
於2005年,行星科學教授傑克·威斯頓在重新分析行星數據後,對行星的存在提出質疑。[9]威斯頓認為,這顆行星的軌道周期應為261天。於2007年,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德布拉·菲舍爾發表了新的分析,指出巨蟹座55e和威斯頓所提出的行星實屬兩顆行星,而後者則獲命名為巨蟹座55f。[10]
凌日
恆星微變和振盪望遠鏡觀察到巨蟹座55e凌日的消息於2011年4月27日被發佈。天文學家透過這次凌日的數據,計算出其軌道周期應為18小時。[11]
物理特性
天文學家透過使用徑向速度法,發現巨蟹座55e的質量下限為地球質量的7.8倍,或海王星質量的48%,而半徑則為地球半徑的2.00 ± 0.14倍。[5]其密度為5.9 g cm-3,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密度最大的固态行星。[4]其半長軸為0.01560 ± 0.00011 AU,比另一個熱海王星格利澤436b更接近母星,因此它從母星接收更多的輻射。[12]這顆行星面向母星的一面的表面溫度超過2,000 K(超過3,140℉),如此高溫足以融化金屬。[13]
起初天文學家們並未能確認這顆行星究竟是一顆氣體巨行星,還是一顆巨型類地行星。2011年,天文學家透過凌日法確認此行星的存在,而他們亦懷疑這顆行星是一顆海洋行星。[3][5]2012年,天文學家提出這顆行星應是由富碳物質組成一顆碳行星[14],而非像太陽系的類地行星般由富氧物質組成[15];在這種情況下,行星約1/3的質量都是碳,而不少碳都會因壓力而變成鑽石。[6][7]
參見
參考文獻
- Dawson; Fabrycky; et al.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0-05-21, 722: 937–953. Bibcode:2010ApJ...722..937D. arXiv:1005.4050 . doi:10.1088/0004-637X/722/1/937.
- Fischer, D. A.; et al. . Astrophysics. 2007-12-23, 675: 790–801. Bibcode:2008ApJ...675..790F. arXiv:0712.3917 . doi:10.1086/525512.
- Winn, J.N; et al.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8. Bibcode:2011ApJ...737L..18W. arXiv:1104.5230 . doi:10.1088/2041-8205/737/1/L18.
- . 科学网. 2011-05-04 [201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 Staff. . Space.com. 20 January 2012 [2012-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5).
- Chris Wickham. . Reuters. 11 October 2012 [11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9).
- Nikku Madhusudhan, Olivier Mousis, Kanani K. M. Lee. .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2. Bibcode:2012ApJ...759L..40M. arXiv:1210.2720 . doi:10.1088/2041-8205/759/2/L40.
- McArthur, B.; et al.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4, 614 (1): L81 – L84. Bibcode:2004ApJ...614L..81M. arXiv:astro-ph/0408585 . doi:10.1086/425561.
- Wisdom, J.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submitted). 2005. (原始内容 (PostScript)存档于2007-03-19).
- Minkel, JR. .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6, 2007.
- Winn, J.N.; et al.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1, 737 (1). Bibcode:2011ApJ...737L..18W. arXiv:1104.5230 . doi:10.1088/2041-8205/737/1/L18.
- Lucas, P. W.; Hough, J. H.; Bailey, J. A.; Tamura, M.; Hirst, E.; Harrison, D.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7, 393: 229–244. Bibcode:2009MNRAS.393..229L. arXiv:0807.2568 . doi:10.1111/j.1365-2966.2008.14182.x.
- Science@NASA. . NASA. [201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 D. Ehrenreich; et al.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October 2, 2012. Bibcode:2012A&A...547A..18E. arXiv:1210.0531 . doi:10.1051/0004-6361/201219981.
- . Science Daily. 11 October 2012 [11 Octo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