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里·西里格爾

巴格里·西里格爾印尼語1922年12月14日—1994年6月19日),印度尼西亞(印尼)已故社会主义者、文學評論家、作家。

巴格里·西里格爾
Bakri Siregar
巴格里·西里格爾(攝於1980年)
出生(1922-12-14)1922年12月14日
荷屬東印度亞齊蘭沙
逝世1994年6月19日(1994歲—06—19)(71歲)
印尼雅加达
国籍印尼
知名于對印尼文學的評論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文学批评、戲劇創作

生平

西里格爾在1922年12月14日生於荷屬東印度亞齊蘭沙[1],在1940年代初的日佔時期便已經成為多產作家,這從當時他創作的短篇故事《幸福的徵兆》(,載於1944年9月1日的《大亞洲》日報)就可以證明得到[2]

印尼獨立後,西里格爾便到苏联深造,深入學習社會主義。他認為蘇聯的制度是有效的,對群眾是有益的,並由此肯定自己的思想是正確的。他也讚揚那些否定世界主义抽象主義的蘇聯作家[3]。他在回國之後曾經創作包括《罪與罰》(Dosa dan Hukuman,改編自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蓮花姑娘》(,改編自朝鮮神話)和原創作品《白碑》(Tugu Putih,1950年)在內的幾部劇作[4]

在1951年來到北苏门答腊省省會棉蘭當高中教師,並在1952年加入左傾的人民文化協會(,簡稱人民文協)[5],以及發表個人第一部分析印尼文學的著作《文學演講》()[6]。他在1953年發表了短篇故事集《足跡》(Jejak Langkah[7],並成為人民文協北蘇門答臘省支部主席[5],又在一年後發表劇作《賽查和阿丁達》(,改編自荷蘭作家穆尔塔图里的小說《马格斯·哈弗拉尔》)[7]。西里格爾還在任教高中期間發掘未來的演員,並指導他們加入由人民文協開辦的迪納摩劇社(Dinamo)[5]

西里格爾曾經先後在1956年至1957年期間,以及1957年至1959年期間到波蘭华沙大学和棉蘭北蘇門答臘大學教授印尼語,又到中國北京大学擔任他的最後一份教職——講師,教授印尼文學史,直至1962年為止;在旅居北京期間他也兼任人民文協的理事。他在1962年回國後仍然繼續留任理事一職,並於1965年就任人民文協理事長。他在1964年發表的《現代印度尼西亞文學史(一)》()[7]套用了马克思主义史觀,主要評論圖書編譯局時期和《新作家》時期的印尼文學史。這既是第一部講述印尼文學史的專著,也是2000年之前最後一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評論印尼文學的著作[8]

1965年9月30日的流產政變發生後,印尼政府便宣稱這是由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印尼共)發動的政變。當時左派份子被軍隊和普通群眾搜捕,而左派組織也遭到取締。西里格爾自己則被當局拘捕、囚禁,坐牢坐了12年[7]。他在這段時期撰寫的手稿《印度尼西亞文學的各個階段》()一直都未能公諸於世[9]

西里格爾於1994年6月19日在雅加達逝世[1]

觀點

根據西里格爾的定義,印尼文學就是以印尼文撰寫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都能夠呈現印尼民族為了爭取持久獨立而進行的鬥爭[10]。他也認可早期以本地語言和馬來文撰寫的文學作品,卻認為印尼文學史的開端是1920年代的印尼民族覺醒[11]。他對印尼早期文學組織的評價很差,說圖書編譯局是一個利用「語言政治,⋯⋯挑撥種族關係,分化印尼人民[lower-alpha 1]」的機構[12],還說《新作家》是一份帶有資產階級情調的刊物,認為這份月刊無法客觀理解人民的需要,因此也無法呈現獨立鬥爭的真實面貌[13]

西里格爾把印尼文學史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4]

  1. 20世紀初至1942年;這段時期由马尔戈·卡托迪克罗摩的作品拉開帷幕,並一直持續到圖書編譯局成立的時候和《新作家》月刊發行的時期。
  2. 1942年至1945年的日佔時期;這時的文學作品是由「啟民文化指導所」出版的。
  3. 1943年至1949年的民族革命時期;代表這個時期的文學流派是凱里爾·安哇爾的文壇派。
  4. 1950年之後;他認為這段時期的印尼是「半殖民半封建」[lower-alpha 2]的社會,還認為這段期間的文學史滿是社會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之間的鬥爭。

後續

九三〇事件失敗後,以蘇哈托為首的新秩序政府便把印尼共產黨、印尼共的追隨者和其他左派份子剔出史冊。雖然西里格爾的著作在出版的時候具有影響力,不過自此之後卻被湮沒[15]。他的《現代印度尼西亞文學史(一)》是禁書,直至2010年仍然是一本難以查閱的書籍[16]

備註

  1. 原文:「... Politik bahasa ... dititikberatkan pada usaha mengobar-obarkan perasaan kesukuan.
  2. 原文:「... setengah djadjahan dan setengah feodal ...

註腳

  1. Eneste 2001,第43頁.
  2. Mahayana 2007,第209–215頁.
  3. KS 2010,第129–130頁.
  4. Bodden 2010,第57頁.
  5. Bodden 2010,第56頁.
  6. KS 2010,第332頁.
  7. Eneste 2001,第44頁.
  8. Kratz 2000,第160頁.
  9. Rampan 2000,第83頁.
  10. Siregar 1964,第5頁.
  11. Siregar 1964,第10頁.
  12. Siregar 1964,第38–39頁.
  13. Siregar 1964,第83頁.
  14. Siregar 1964,第14–16頁.
  15. KS 2010,第36頁.
  16. KS 2010,第54頁.

參考資料

  • Bodden, Michael. . Day, Tony (编). . Studies on Southeast Asia. Ithaca, New York: Southeast Asia Program Publications. 2010: 45–80. ISBN 978-0-8108-4935-8.
  • Eneste, Pamusuk. 3rd. Jakarta: Kompas. 2001. ISBN 9789799251787 (印度尼西亚语).
  • Kratz, E. Ulrich. . Smyth, David (编). 1. Richmond: Curzon. 2000: 147–171. ISBN 978-90-04-04331-2.
  • KS, Yudiono. . Jakarta: Grasindo. 2010. ISBN 978-979-759-849-5 (印度尼西亚语).
  • Mahayana, Maman S. . Jakarta: RajaGrafindo Persada. 2007. ISBN 978-979-769-115-8 (印度尼西亚语).
  • Rampan, Korrie Layun. . Jakarta: Balai Pustaka. 2000. ISBN 978-979-666-358-3 (印度尼西亚语).
  • Siregar, Bakri. 1. Jakarta: Akademi Sastera dan Bahasa "Multatuli". 1964. OCLC 63841626 (印度尼西亚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