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瑤族

巴瑤族[2]東南亞海上的幾個南島族群的統稱。這些族群自稱薩馬Sama/Samah)、薩馬人A'a Sama[3],而其它民族常稱之為巴喬Bajau /ˈbɑː, ˈbæ-/,也拼寫作 Badjao, Bajaw、Badjau、Badjaw、Bajo 或 Bayao,又譯作巴瑤)。 他們通常過著海上生活方式,使用小型木製帆船,如 perahu(Meranau語之layag)、djenging(balutu)、lepa 和 vinta(pilang)。[4] 一些在沙巴的Sama-Bajau原住民族群也以其傳統之文化而聞名。

巴瑤族
上图为一名馬來西亞的巴瑤婦女在為「家用艇」 (family boat / banglo) 進行錨定作業中;下图为位於菲律賓的一個典型巴瑤民居群
總人口
120萬(全球範圍內)
分佈地區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沙巴砂拉越 436,672[1]
 菲律賓
苏禄群岛三宝颜半岛棉兰老岛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
汶萊 文莱
語言
巴瑤語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逊尼派、原始宗教

巴瑤族是菲律賓塔威塔威群島的主要族群。 它們也存在於蘇祿群島的其他島嶼、棉蘭老島的沿海地區和呂宋島北部的三描禮士婆羅洲北部和東部、蘇拉威西島以及整個印度尼西亞東部島嶼。[5] 在菲律賓,他們與宗教相似的摩洛人歸為一類。 由於棉蘭老島的衝突,許多菲律賓Sama-Bajau人遷居鄰近的沙巴和菲律賓北部島嶼。[6][7]

巴瑤族有時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兒童經常在海邊的各種市場乞討貨幣)或“海上游牧民族”,這些詞彙也被用於具有相似傳統生活方式的非相關種族群體, 如緬泰丹老群島的莫肯人和蘇門答臘島東南部與印度尼西亞的廖內群島的羅越人。 現代巴瑤族群自早期居住區向外擴散似乎與海參海上貿易的發展有關。

另見

  • 海上吉普賽人
  • 巴瑤語
  • 巴瑤語支

参考来源

  1. (PDF).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369/1. 2010 [12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7 February 2012).
  2. 傅無悶. 1. 新加坡: 南洋報社. 1939 [2023-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5).
  3. Maglana, Matthew Constancio. . Jurnal Sejarah Citra Lekha. 12 December 2016, 1 (2): 71. doi:10.14710/jscl.v1i2.12089可免费查阅.
  4. Harry Nimmo. 需要免费注册. Chandler Pub. Co. 1972. ISBN 0-8102-0453-3.
  5. Lotte Kemkens. (PDF) (Social Anthropology Bachelor's论文). University of Utrecht. [21 March 2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17 November 2011).
  6. Catherine Allerton. . New Mandala. 5 December 2014 [22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7. . 14 May 2009 [3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8).

延伸閱讀

  • François-Robert Zacot (2009). "Peuple nomade de la mer ,les Badjos d'Indonésie", éditions Pocket, collection Terre Humaine, Paris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巴瑤族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