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钩口线虫

巴西钩口线虫学名Ancylostoma braziliense)是属于钩口线虫属的物种。它是肠道寄生虫。严重的感染通常对这些宠物来说是致命的,尤其是小狗和小猫。这种感染在美国南部最为流行。它最常与人畜共患的钩虫物种锡兰钩口线虫混淆,因为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

巴西钩口线虫
巴西钩口线虫, 嘴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
纲: 色矛綱 Chromadorea
目: 小桿目 Rhabditida
科: 钩口线虫科 Ancylostomatidae
属: 钩口线虫属 Ancylostoma
种:
巴西钩口线虫 A. braziliense
二名法
Ancylostoma braziliense
Gomes de Faria 1910

巴西钩口线虫的幼虫可导致人类意外感染,称为皮肤幼虫移行症或匍匐疹,这会导致皮肤严重瘙痒。它是热带地区最常见的皮肤感染,特别是在加勒比海沿线。[2][3]

发现和历史

当戈麦斯·德法里亚(Gomes de Faria)在1910年描述巴西钩口线虫和亚瑟·洛斯(Arthur Looss)在1911年描述锡兰钩口线虫时,这两个物种被认为是异名,因为它们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在1913年,对在印度感染的人类、狗、猫和狮子的标本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它们肯定属于同一物种。1915年,戈麦斯·德法里亚意识到这两个物种在解剖学结构上是截然不同的。直到1921年,这两种钩虫才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然而,1922年,戈登对在巴西南非和印度收集的标本进行了详尽的比较,他的结论是没有显着区别。其他寄生虫学家也对此深信不疑,因此这两个名字再次被认为是异名。1951年,比奥卡对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和个人收藏中的不同钩虫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最终他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定义特征,将它们分类为不同的物种,获得了普遍接受。[4]

分布

巴西钩口线虫主要在美国南部流行。它也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亚热带地区,包括中美洲和南美洲、南非[5]和南亚。在南亚,感染仅限于印度尼西亚婆罗洲马来西亚

物理描述

像许多其他蠕虫一样,雌性蠕虫比雄性大。此外,雌性更难区分,因为雌性的牙齿大小于其他钩口线虫属的物种非常相似。雄性蠕虫有两个宽阔的侧叶和一个较小的背叶。它们的伞辐肋有助于区分不同种类的钩口线虫。[6]

生命周期

巴西钩口线虫卵通过猫和狗的粪便进入环境。卵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孵化,然后孵化成幼虫。具有感染力的幼虫会穿透宿主的皮肤。在这个阶段,幼虫存在于皮肤的表皮毛囊腺体中,有时甚至会延伸到皮脂腺,在那里它们将形成线圈。接着它们通过血液循环移动到心脏肺部。在肺部,幼体进入肺泡并被纤毛推向呼吸道。由此,宿主吞下它们并将它们存放在小肠中。它们通过颊囊附着在肠粘膜上。在这里,它们经历了两次连续的蜕皮,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词源

词源Ancylo的意思是弯曲,而stoma的意思是嘴;braziliense表示首次发现蠕虫的地理位置。[7]

病理

它可能导致皮肤幼虫移行症或钩虫痒病。[8][9]当猫狗粪便中的幼虫不小心渗入人体皮肤,引起严重的瘙痒和皮疹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它是热带皮肤炎最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加勒比海的海滩上。然而,人类不是天然的宿主,因此是寄生虫的死胡同。在人类中,幼虫在没有进一步发育的情况下几个月后就会死亡。[10]

症状

巴西钩口线虫是一种寄生虫,会感染猫和狗,偶尔也会感染人类。并且,它们靠吃猫狗肠道中的血液生存,可导致贫血。牙龈苍白和虚弱是贫血的常见现象。受感染的动物还会经历显着的体重减轻、血性腹泻,并且无法成长到健康的大小。其他症状如皮肤过敏和瘙痒也是由幼虫钻入皮肤引起的。[11]

诊断和治疗

巴西钩口线虫很难与其他钩虫区分开来。通过显微镜检查的粪便样本可以识别卵,因为它们通常比其他物种的小。[12]

大多数苯并咪唑是有效的。常用的有甲苯咪唑三氯苯达唑芬苯达唑伊维菌素和双羟萘酸噻嘧啶也有效。伊维菌素6μg/kg和双羟萘酸噻嘧5.0mg/kg的组合对于寄生在狗体内的成虫有100%的疗效。[13]而感染皮肤幼虫移行症的人口服噻苯达唑治疗,剂量为500mg,每日4次即可康复。[14]

参考文献

  1. Chapman, Stephanie. . Animal Diversity Web.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英语).
  2. Bowman, Dwight D.; Montgomery, Susan P.; Zajac, Anne M.; Eberhard, Mark L.; Kazacos, Kevin R. . Trends in Parasitology. 2010-04-01, 26 (4) [2022-09-27]. ISSN 1471-4922. PMID 20189454. doi:10.1016/j.pt.2010.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5) (英语).
  3. Feldmeier, H.; Schuster, A. .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06-01, 31 (6). ISSN 1435-4373. doi:10.1007/s10096-011-1404-x (英语).
  4. Yoshida, Yukio. . Th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1971, 57 (5) [2022-09-27]. ISSN 0022-3395. doi:10.2307/32778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0).
  5. Minnaar, W. N; Krecek, R. C; Fourie, L. J. .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2002-08-22, 107 (4). ISSN 0304-4017. doi:10.1016/S0304-4017(02)00155-3 (英语).
  6. Chapman, Stephanie. . Animal Diversity Web. [202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英语).
  7. . [202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30) (美国英语).
  8. Shinkar, R; Stocks, R; Thomas, E. .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2005-10, 90 (10) [2022-09-28]. ISSN 0003-9888. PMC 1720113可免费查阅. PMID 16177155. doi:10.1136/adc.2005.0731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30).
  9. Internet Archive, Stephen J.; Papadakis, Maxine A.; Tierney, Lawrence M. . . New York : McGraw-Hill Medical. 2008. ISBN 978-0-07-159532-2.
  10. Brenner MA, Patel MB. . Cutis. 2003, 72 (2): 111–115. PMID 12953933.
  11. . www.cdc.gov. 2019-09-17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美国英语).
  12. Lucio-Forster, Araceli; Liotta, Janice L.; Yaros, Joseph P.; Briggs, Kaitlyn R.; Mohammed, Hussni O.; Bowman, Dwight D. .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2012-10, 98 (5). ISSN 0022-3395. doi:10.1645/GE-2928.1.
  13. Shoop, Wl; Michael, Bf; Soll, Md; Clark, Jn. . Australian Veterinary Journal. 1996-03, 73 (3) [2022-09-28]. ISSN 0005-0423. doi:10.1111/j.1751-0813.1996.tb0998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30) (英语).
  14. O’Quinn, Jonathan C.; Dushin, Robert.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2005-05-01, 95 (3) [2022-09-28]. ISSN 1930-8264. doi:10.7547/09502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英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