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語言學院

希伯來語言學院希伯來語,ha-akademya la-lashon ha-ivrit)是1953年由以色列政府建立的研究組織,位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吉瓦特拉姆校區,是希伯來語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1]

希伯來語言學院
האקדמיה ללשון העברית
原稱
希伯來語委員會
前身机构希伯来语委员会[*]
成立時間1890年 – 希伯來語委員會
1953年 – 希伯來語言學院
創始人艾利澤·本-耶胡達
類型政府組織
法律地位語言管理機構
總部
坐標31°46′20.34″N 35°11′54.71″E
官方語言
現代希伯來語
主席
摩西·巴爾-艾雪
目標規範希伯來語的使用
網站hebrew-academy.org.il

該機構的目標是彙編並研究希伯來語包括字彙文法書寫拼字以及轉寫等的一切面向,研究希伯來語從古至今的起源與演進,並引導希伯來語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1993年開始,該機構由語言學家摩西·巴爾-艾雪擔任主席。該機構由42名成員組成,除此之外還有學術顧問與部分的榮譽成員。任何人都有權向該機構提出希伯來語上的問題,並得到正式的回覆。

歷史

位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吉瓦特拉姆校區的希伯來語言學院建築。

希伯來語言學院的前身是「希伯來語委員會」(希伯來語),於1890年由艾利澤·本-耶胡達建立並擔任首任主席。當希伯來語逐漸成為巴勒斯坦的主要語言,並於教育系統中實施後,由於希伯來語長時間僅有宗教用途,不適合日常使用,該委員會發布了公告與字典,其中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常用新詞,直至今日依然被廣泛使用[2]

該委員會的承繼機構,希伯來語言學院,同樣接下了創造新字詞的任務,以讓希伯來語足以應付現代生活的需要。

該機構的目標之一雖然是透過組合希伯來語的字根,創造新詞以取代外來語,但在該機構的名稱中就有一個外來語:「akademya」[3]。該機構也在自身的英文版網頁上提及了這一諷刺的現象[4]

希伯來語言學院定義自身的任務為「根據希伯來語的本質引導其發展」(לכוון את דרכי התפתחותה של הלשון העברית לפי טבעה)[5]。該機構依據希伯來語的歷史發展進程,為該語言訂立標準,包括現代文法、拼字法、轉寫法、標點法等,同時也編纂了希伯來語的歷史辭典[6]

組織

該機構由42名成員組成。除此之外,該機構還聘請了8位學術顧問,包括在語言、猶太研究、聖經等領域有名望的學者,以及另外的9名榮譽成員。所有以色列政府機關都必須遵守該機構的決定,其中包括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

參考文獻

  1.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anguage Policy: The Case of Arabic in Israel 存檔,存档日期April 26, 2012,.
  2. The New Jewish Encyclopedia, ed. David Bridger
  3. . [201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4. . [202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0).
  5. Ghil'ad Zuckermann argues that this is an "oxymoronic" mission impossible: "If the nature of a language is to evolve in a specific direction, why direct it by language policing?", see Zuckermann, Ghil'ad (2008), Realistic Prescriptivism: The Academy of the Hebrew Language, its Campaign of "Good Grammar" and Lexpionage, and the Native Israeli Speak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srael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Society 1, pp. 135–154.
  6. According to Zuckermann, "the Historical Dictionary Project is the Academy'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see Zuckermann, Ghil'ad (2008), Realistic Prescriptivism: The Academy of the Hebrew Language, its Campaign of "Good Grammar" and Lexpionage, and the Native Israeli Speak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srael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Society 1, pp. 135–154.

參閱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