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
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俄语通常称为狄安娜型防护巡洋舰,俄語:),是俄羅斯帝國海軍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建造的一级3艘防护巡洋舰。本级三舰均参加了日俄战争,然而并无太多建树。其中狄安娜号在黄海海战中突破日军封锁前往西贡而得以幸存,战后返回俄国;而帕拉达号突围失败,被日本海军俘获。最后一舰阿芙乐尔号则参加了对马海峡海战,后因十月革命炮打冬宫而闻名于世,苏联时期改为博物馆船,至今仍有海军军人在舰上服役并维护该舰。
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 | |
---|---|
航行中的帕拉达号 | |
概觀 | |
艦種 | 防护巡洋舰 |
擁有國 | 俄罗斯帝国 大日本帝国 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 蘇聯 俄羅斯 |
前型 | 斯韦特兰娜号防护巡洋舰 |
次型 | 瓦良格号巡洋舰 |
同型 | 帕拉达号、狄安娜号、阿芙乐尔号 |
數量 | 3 |
製造廠 | 俄国圣彼得堡新海军部船厂 |
下訂 | 1895年~1897年 |
服役數 | 1: 阿芙乐尔:作为博物馆船至今 |
退役數 | 2: 帕拉达:1924年日本海军自沉 狄安娜:1922年苏俄海军拆解 |
技术数据 | |
標準排水量 | 设计:6731吨 |
全長 | 126.8米 |
全寬 | 16.8米 |
吃水 | 6.6米 |
鍋爐 | 燃煤专烧贝尔维尔式水管锅炉30座 |
动力 | 直立型三段膨胀式三汽缸复合式蒸汽引擎3座 3軸推進 |
功率 | 理論:11,971—13,100匹指示馬力(8,927—9,769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理論:19節(35每小時) |
乘員 | 军官19人,水手540人 |
武器裝備 | 1892年式45倍径152毫米(6英寸)炮8门 50倍径75毫米(3英寸)单装炮24门 23倍径37毫米单装炮6门 19倍径63.5毫米单装炮2门 380毫米(15英寸)单装魚雷發射管3具(水线下) 水雷35颗 |
裝甲 | 甲板:38(1英寸) 司令塔:150毫米 |
设计与概述
十九世纪末,俄国陆续开始筹建一系列岸防战列舰,此即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级。1890年开始,英俄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双方开始进行海军军备竞赛。随着局势的发展,俄国方面感到有必要加强远洋海军的建设,建造新巡洋舰的计划也逐渐提上日程。同时俄国方面要求新巡洋舰需要在本国内开工建造[1]。
这一新巡洋舰项目由海军部尼科莱·马特韦耶维奇·齐哈乔夫海军中将负责。1894年3月2日,海洋技术委员会提出要求,希望新巡洋舰是一款快速的全钢防护巡洋舰,要求可以进行远洋航行遂行商路破袭的任务。一开始有3份方案入选,但没有一份能最终实施。因为此时事情发生了变化,俄国开始担心“德国威胁”,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崛起使得俄国重新修订了计划,要求波羅的海艦隊要能从数量和质量上均能与德国海军抗衡[2]。海军部的主要要求是,“要能对抗德国以及波罗的海周边国家海军的同类军舰”[2]。海军方面不等最终方案胜出,就决定建造3艘巡洋舰[3]。
1895年4月7日,海军将订单交给了海军部造船厂。新舰的技战术指标则要求直接参照当时最强大的海军,英国皇家海军的新造舰[3]。当时最有可能的范本是阿斯特莱亚级防护巡洋舰,这也是英国主要用来在远离本土的地区进行作战的舰艇。然而海军部造船厂的工程师对此颇有微词,他们认为,阿斯特莱亚级“在各国的新造巡洋舰之中并非最优秀的”[4]。在4月间,海军部造船厂的专家们拿出了3份草案,涵盖了4400到5600吨不等的巡洋舰方案。过了几天,他们又追加了一份以英国塔尔博特号(1895年4月25日下水)为原型的6000吨级方案。在这份方案中,设计师设想装备两门203毫米炮、8门152毫米炮以及27门57毫米炮。阿列克谢·亚历山德洛维奇大公对此提出了一些修改,将203毫米炮替换成152毫米炮,这也成为了日后的基本设计方案[5]。在此基础上,有关专家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商定了新巡洋舰的尺寸、水线外形等细节。1896年5月,工作组确定火炮为10门152毫米炮、20门75毫米炮以及8门37毫米炮[1]。
1896年11月,由于建造过程中发现有182吨的超重,俄方将原定设计方案作了最后一次修改,减少了原定的存煤数、删除炮盾,同时将舰上的152毫米炮减少到8门[6]。这一修正方案得以通过的一大原因是,到了1896年俄国所面临的“德国威胁”逐渐消退,而英俄之间的矛盾重新开始抬头。新巡洋舰在纸面上全面优胜于英国的同类舰艇,而载煤量减少虽然导致航程缩短,但是由于俄国与法国之间的协议,一旦有事俄国可以使用法国的海军基地,因此设计时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7]。
舰型
本级全长126.8米,宽16.76米,吃水深6.4米。设计排水量6731吨,满载6932吨。水下分为13个隔舱。动力部分为3台直立型三段膨胀式蒸汽机,可以提供大约13,000匹指示馬力(9,694千瓦特)的动力。燃煤装载量972吨,以10節(19每小時)经济航速运行时航程可以达到3,700海里(6,852)。
本级前两舰(帕拉达号、狄安娜号)于1895年开始下达订单,而3号舰(阿芙乐尔号)的订单则要推迟到1897年。由于建造延宕,本级各舰建成即已宣告过时;俄国同一时期购买、接收的一批外国建造的巡洋舰即比本级各舰更快(如美国造的瓦良格号,1901年初入役,最高航速23節(43每小時))。
火力
本级舰全部装备了速射炮。主炮为8门1892年式45倍径6英寸(152)火炮,这款火炮仿制自法国加奈公司生产的同口径火炮,也是本级各舰建造当时俄国自制火炮中性能最优秀的型号。此外舰上还装备有24门75毫米火炮作为副炮,也同样是仿自加奈公司的型号。轻型火力则为8门37毫米哈奇开斯机关炮,以及两门巴拉诺夫斯基63.5毫米炮。舰上的火炮,除了那两门巴拉诺夫斯基炮之外,其他全部由奥布霍夫国营工厂制造[8]。舰上安装有盖斯勒公司生产的火控系统,既可以让火炮单独作战,也可以统一进行齐射[9]。
本级的鱼雷武器为3具15英寸(380)鱼雷发射管。全舰共携带12枚鱼雷。此外舰上还携带有35颗水雷。
装甲
防护方面,司令塔装甲厚约150毫米,装甲甲板则厚约38毫米[9]。本级虽然依然存在防护比较薄弱的弱点,但相比起之前的俄国巡洋舰来说,已经有了相当重要的进步。
同级舰
舰名 | 建造厂家 | 起工 | 下水 | 服役 |
---|---|---|---|---|
帕拉达号 | 圣彼得堡新海军部船厂 | 1895年12月1日 | 1899年8月28日 | 1901年5月 |
狄安娜号 | 圣彼得堡新海军部船厂 | 1897年5月23日 | 1899年9月30日 | 1901年12月10日 |
阿芙乐尔号 | 圣彼得堡新海军部船厂 | 1897年5月23日 | 1900年5月11日 | 1903年7月29日 |
简历
随着日俄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本级前两舰帕拉达号、狄安娜号均在建成后即赶往旅顺港(俄方称亚瑟港),加入太平洋舰队(日后改称第一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以增强俄国在远东的实力。1904年2月8-9日夜间,日本对俄国不宣而战,用驱逐舰在夜间偷袭驻扎在旅顺外港的旅顺分舰队,引发了战争。其中帕拉达号在当晚的鱼雷夜袭中受伤,起火搁浅[10];而狄安娜号则躲过了一劫。次日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强行入港进行攻击,帕拉达号、狄安娜号均进行了反击[11]。日本海军虽然未能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一举消灭旅顺分舰队,然而还是牢牢将旅顺分舰队封锁在港内。双方在海上在对峙的同时,日本陆军也在地面上逐步推进,强攻旅顺要塞。8月10日,感到旅顺港已经不安全的旅顺分舰队试图突围,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旧称海参崴)与符拉迪沃斯托克分舰队会合,途中遭到日军拦截。战斗中时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威廉·维特捷夫特海军中将战死,俄国舰队陷入混乱之中。
俄国巡洋舰分队试图突破封锁,然而帕拉达号负伤过重,难以远航,被迫退回旅顺港[12]。此后帕拉达号未再有积极的行动,12月9日,帕拉达号受到了日本陆军280毫米重炮的集中轰击,坐沉在港内[13]。旅顺要塞陷落时,日军打捞起帕拉达号,将其进行一番整修,并重新命名为“津轻”,加入日本海军的行列。此后津轻跟随日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改装成为布雷舰,一直到服役生涯的结束[14]。
2号舰狄安娜号则成功逃脱日本舰队的追捕,一路向南到达西贡,在当地遭到法国当局扣押,直到战争结束才回国[15]。此后狄安娜号重新加入波羅的海艦隊,编入后备舰队[1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狄安娜号发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战争结束后,俄国以及其后的苏联国内一直动荡不堪,无力将已经相当老旧的狄安娜号重新整修,因此苏俄海军将狄安娜号改为医院船使用,1922年拆解。
3号舰阿芙乐尔号因为建成时间较晚,没有第一时间去往旅顺,但也参加了第二太平洋舰队,准备前去救援遭受围困的第一太平洋舰队旅顺分舰队。对马海峡海战中阿芙乐尔号受到一定的损伤,在第二太平洋舰队溃败之时阿芙乐尔号勉力逃脱至马尼拉,并由美国当局扣押至战争结束。其后阿芙乐尔号回国加入波羅的海艦隊,参加了一战。十月革命时,阿芙乐尔号炮打冬宫,成为了革命的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芙乐尔号遭到德军攻击坐沉;二战结束后苏联重新打捞阿芙乐尔号,并改作为博物馆船。至今阿芙乐尔号舰上仍然有现役俄国海军人员进行维护、安保工作。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2013年1月阿芙乐尔号成为了俄国海军旗舰[17]。
注释
- #查攸吟,日俄战争,pp. 141-144
- Forczyk, pp. 41-43
- #查攸吟,日俄战争,p. 220
- #旅順要塞戦写真コマ95『東港埠頭ヨリ巡洋艦「パルラダ」ノ左舷ヲ望ム』
- #海軍制度沿革(巻8、1940)p.58『大正九年四月一日(達三八)艦艇類別等級別表中左ノ通改正ス 巡洋艦一等ノ欄「阿蘇、」同二等ノ欄内「津輕、」ヲ削ル|海防艦二等ノ欄内「韓崎、駒橋、若宮」ヲ削ル|巡洋艦ノ欄ニ左ノ如ク加フ |航空母艦| |若宮|-|水雷母艦| |韓崎、駒橋|-|敷設艦| |阿蘇、津輕、勝力』
- 軍令部,#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戦史上巻,p. 345
- 章骞,#无畏之海,p. 325
- .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0).
参考文献
- Chesneau, Roger & Kolesnik, Eugene M. (编). . Greenwich, UK: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0-8317-0302-4.
- Forczyk, Robert. . Oxford, UK: Osprey. 2009. ISBN 978-1-84603-330-8.
- Поленов Л. Л. . Судостроение. 1987.
- Новиков В.; Сергеев А. . М.: Коллекция; Яуза; ЭКСМО. 2009. ISBN 978-5-699-33382-0.
- Крестьянинов В. Я. Часть I. . СПб.: Галея Принт. 2003. ISBN 5-8172-0078-3.
- Скворцов А. В. . СПб.: ЛеКо. 2005. ISBN 5-902236-22-3.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国立国会図書館
- 海軍大臣官房. . 海軍大臣官房. 1939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海軍大臣官房. . 海軍大臣官房. 1940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 海軍大臣官房. . 海軍大臣官房. 1940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5).
- 軍令部 (编), , 内閣印刷局朝陽会, 1934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 軍令部 (编), , 内閣印刷局朝陽会, 1934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7)
- 軍令部 (编). . 内閣印刷局朝陽会. 1935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查攸吟.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7-10167-8.
- 章骞. .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年7月. ISBN 978-7-5474-0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