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英語:,简称)是美國、日本、英国、法国及德國5个工业发达国家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长於美國纽约的广场饭店会晤後,在1985年9月22日签署的協議。目的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圓及德國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
外匯市場
《广场协议》背後的原因是美元在1980年至1985年曾升值約50%,影響美國出口而導至貿易逆差嚴重及貿易衝突。《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广场协议》只維持了一年半左右。因爲期間美元已下跌不少,美國遂與有關國家再於1987年2月簽定《羅浮宮協議》以阻止美元跌勢及穩定與各國匯率。但美元跌勢持續。日元由1985年2月的1美元兌260.7日元升了116% 至1988年11月的121日元。西德馬克也由1985年3月的一美元兌3.3馬克升了102% 至1987年12月的1.63馬克。法國法郎則由1985年3月的一美元兌10.08法朗升了76% 至1988年2月的5.73法朗。英鎊亦由1985年2月的一美元兌0.926英鎊升了75% 至1988年4月的0.53英鎊。[1]。
影響
貿易逆差
首兩年,美國的貿易逆差變得更嚴重。其後,由於需求彈性的改變及出口量的增長抵消了價格變動,其貿易逆差得到改善,但只限於美國與西歐國家。廣場協議的主要目標在於解決美日貿易逆差。但貿易逆差的主因是結構性問題,而不是貨幣政策或貿易協議。即使美國貨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上升,仍不能成功進入日本市場。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Announcement the Ministers of Finance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 of France, Germany, Japa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Plaza Acco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U.S. Treasury - 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 Intervention Operations 1985-90
- Plaza Agreement, ANZ Financial Dictionary from Language of Money by Edna Car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