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关帝庙大殿
广饶关帝庙大殿位于中国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孙武祠的一部分,称“武圣殿”。
广饶关帝庙大殿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所在 | 山东省广饶县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南宋 |
编号 | 第四批第106项 |
登录 | 1996年11月20日 |
广饶关帝庙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现仅存大殿,是山东省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殿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五铺作重栱出双下昂,里转五铺作重栱出双杪,后檐外转五铺作重栱出单杪单下昂。[1]
历史
据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乐安关帝庙碑》记载,大殿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2],历代均有所修葺[3]。原属寺名无考,明清时期称关帝庙[4]。大殿作为古迹最早载入明万历乐安县志,根据地方志记载,金代承安、泰和年间首次维修;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重修,弘治十一年(1498年)新铸关羽铜像,嘉靖二十年(1541年)在大殿后建三义堂,隆庆、万历年间大殿均曾重修,并在二门左兴建钟楼;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拓地28亩在三义堂后建春秋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建后殿暨观剧台,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春秋楼。该庙大殿前后的配套建筑自明代开始增建,至清道光年间发展成鲁北最大的关帝庙寺院,并且香火极盛。清末民初,大殿前后的配套建筑逐渐废圮,庙址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76米,除了南宋大殿,仍有明清时兴建的春秋楼、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配套建筑[2]
1956年,广饶县进行第一次文物普查,关帝庙大殿被识别为古建筑[5]:64。1965年6月,文化部古代建筑修整所对关帝庙正殿进行全面勘察、测绘。1975年6月,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拨专款及木材维修关帝庙正殿。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春秋楼、三义堂等配套建筑已被全部拆除[2]。1977年12月,关帝庙正殿“南宋大殿”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0-13。1981年5月,山东省文化厅拨款维修南宋大殿[5]:14。1985年8月,广饶县财政局拨款给广饶县博物馆返修南宋大殿顶部[5]:19。1988年,中共广饶县委党校从原关帝庙旧址迁出,旧址由广饶县博物馆接收,占地面积665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90平方米[5]:25,94。
1991年10月,除关帝庙大殿及民国门之外,关帝庙旧址的所有建筑均被拆除,原址新建孙武祠(既广饶县博物馆新馆)[5]:30。1993年5月,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以广饶县博物馆为基础建立,与广饶县博物馆、广饶县孙子研究中心办公室以“一个机构三块牌子”的方式管理[5]:4-6。1994年4月22日,举办孙武祠暨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落成典礼,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5]:33-35。1996年11月20日,“广饶关帝庙大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0月,山东省文物工程公司对关帝庙大殿进行维修,更换了部分房屋构架,并重新铺设了殿前月台[5]:38-41。2001年11月,关帝庙大殿重新安放关羽、关平和周仓塑像[5]:51。2005年,关帝庙恢复方案被放弃,确定孙武祠仍以孙武为纪念主题,并进行改造[6]:8-9,关帝庙大殿内的关羽像被移走,重新摆放孙武雕塑[6]:26-31,36。
建筑形制
关帝庙大殿座北朝南,全木结构,硬脊、歇山、单檐、雕甍绿瓦。殿高10.38米,东西阔12.63米,进深10.70米,月台高0.73米。厅堂型构架,用六架椽屋、乳栿对四椽栿、用三柱的梁架,室内四椽栿为彻上露明造,原室外乳栿当心间为藻井,次间为平棋,斗栱重昂五铺作,用材按宋为六等材。接近宋代《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建筑规范[7][2]。
参考文献
- . 文物出版社. 2004: 304. ISBN 7-5010-1525-2.
- . 大众网. 2013-12-05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 . 中国网. 2006-12-14 [2019-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 颜华. . 文物. 1995, (1): 59–63.
- 张万春 主编. .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12 [2019-08-14]. ISBN 7-5078-167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 .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2006-01 [2019-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 . 山东东营网.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