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 (西遼)

延慶1124年二月—1133年)是西辽君主辽德宗耶律大石年號,共計10年。[1]

延慶
1124年二月-1133年
政权西辽
君主辽德宗耶律大石
历时10年
延慶在西辽的位置

元代史籍《遼史》以1124年二月為改元延慶之年,計10年。[2]錢大昕考訂認為乙巳年(1125年,保大五年)改元延慶,至丁未年(1127年)止,計3年。[3]汪遠孫考訂認為甲辰年(1124年)改元延慶,至癸丑年(1133年)止,計10年。[4]近代學者如紀安宗、魏良弢等人認為在1132年改元延慶,計3年。[5][6],余大鈞、柴平等人認為在1131年改元延慶,計4年。[7][8]然据苗润博等学者之考证,耶律大石1124年2月离开天祚帝北走、同年秋到达可敦城、最迟于1124年9月已经称王改元。《辽史》采其出走的2月为纪年的开始。[9]

紀年對照表

延慶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
公元 1124年1125年1126年1127年1128年1129年1130年1131年1132年1133年
干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參看

参考文献

  1.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179頁。
  2. 脫脫.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又西至起兒漫,文武百官冊立大石為帝,以甲辰歲二月五日即位,年三十八,號葛兒罕。復上漢尊號曰天祐皇帝,改元延慶。」
  3.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八〈西遼紀年〉。
  4. 汪遠孫《西遼紀年表》,《二十五史補編》第六冊。
  5. 紀安宗《西遼史論·耶律大石研究》附錄一〈大事年表〉,第157頁。
  6. 魏良弢《西遼史研究》,第71、194頁。
  7. 余大鈞《耶律大石創建西遼帝國過程及紀年新探》,《遼金史論集》第1輯,第247頁。
  8. 柴平《耶律大石北奔年代考》,《歷史研究》1994年6期,第171-175頁。
  9. 苗潤博著. . 中华书局—Beijing Book Co. Inc. 2020-06-27 [2023-11-18]. ISBN 978-7-101-144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8) (中文).

深入閱讀

  • 李崇智. .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鄧洪波. .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28].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 紀安宗. .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6年8月. ISBN 7228039904.
  • 余大鈞. 遼金史論集第1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5月. ISSN 11186926.
  • 魏良弢. . 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7年11月. ISBN 7227000443.
  • 柴平. 歷史研究1994年6期. 内蒙古包头: 包頭師範專科學校. 1994年. ISSN 04591909.
前一年號:
辽朝保大
西辽年号 下一年號:
康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