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
建文(1399年—1402年)为中國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的年号,共四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后不承认建文年号,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1]明神宗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下詔恢復建文年號。[2]
建文
| ||
政权 | 明朝 | |
君主 | 朱允炆 | |
历时 | 4年 | |
|
---|
值得注意的是,明成祖一直没有明诏宣布革除建文年号。一些学者认为革除年号不是朱棣的本意,而只是臣下所为。也有人认为明成祖通过重修《太祖实录》和修纂《奉天靖难记》对建文朝历史肆意篡改,实际上相当于革除了建文年号,只是又不愿亲自公开实施而承担历史责任。[3]
改元
纪年对照表
西元 | 干支 | 紀年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閏月 |
---|---|---|---|---|---|---|---|---|---|---|---|---|---|---|---|
1399年 | 己卯 | 建文元年 | 壬申(大) 2/6 | 壬寅(大) 3/8 | 壬申(小) 4/7 | 辛丑(大) 5/6 | 辛未(小) 6/5 | 庚子(小) 7/4 | 己巳(小) 8/2 | 戊戌(大) 8/31 | 戊辰(小) 9/30 | 丁酉(大) 10/29 | 丁卯(大) 11/28 | 丁酉(小) 12/28 | — |
1400年 | 庚辰 | 建文二年 | 丙寅(大) 1/26 | 丙申(大) 2/25 | 丙寅(大) 3/26 | 丙申(小) 4/25 | 乙丑(小) 5/24 | 甲午(大) 6/22 | 甲子(小) 7/22 | 癸巳(小) 8/20 | 壬戌(大) 9/18 | 壬辰(小) 10/18 | 辛酉(大) 11/16 | 辛卯(大) 12/16 | — |
1401年 | 辛巳 | 建文三年 | 辛酉(小) 1/15 | 庚寅(大) 2/13 | 庚申(小) 3/15 | 己未(大) 5/13 | 己丑(小) 6/12 | 戊午(大) 7/11 | 戊子(小) 8/10 | 丁巳(大) 9/8 | 丁亥(小) 10/8 | 丙辰(小) 11/6 | 乙酉(大) 12/5 | 乙卯(小) 1402 1/4 | 三庚寅(小) 4/14 |
1402年 | 壬午 | 建文四年 | 甲申(大) 2/2 | 甲寅(大) 3/4 | 甲申(小) 4/3 | 癸丑(大) 5/2 | 癸未(大) 6/1 | 癸丑(小) 7/1 | — | — | — | — | — | — | —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參考文獻
- 張廷玉. . 维基文库.「〔建文四年〕己巳,王謁孝陵。群臣備法駕,奉寶璽,迎呼萬歲。王升輦,詣奉天殿即皇帝位。……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詔:『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明年為永樂元年。……』」
- 《明史》卷20。
- 潘忠泉,李怡. . 北方论丛. 2006, (3): 82–85.
- 張廷玉. . 维基文库.「〔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建文元年。」
- . 维基文库.「〔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乙酉,太祖崩,是夜即斂,七日而葬,皇太孫遂矯詔嗣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
- . 维基文库.「洪武三十五年夏六月庚午,命五府六部,一應建文中所改易洪武政令格條,悉復舊制,遂仍以洪武紀年,今年稱洪武三十五年。」
延伸閱讀
- 李崇智. .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 鄧洪波. .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 2005年3月 [2021-11-06]. ISBN 978986000518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8-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