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恩 (1880年)

张国恩1880年—1940年),亦名眉宣、梅轩,别名梅先。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杨二乡张家湾人[1]:42。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治人物[2]

出身于农民家庭。父母早逝,由哥嫂抚养长大。十七岁时,在黄州府应试,中秀才[1]:42。1902年,进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加入日知会。1906年,考入两湖书院,加入共进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加入汉口军政分府军需处工作。同时加人中国同盟会。曾参与南北议和谈判。出任宜昌税务局局长,后回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14年1月,张国恩和董必武前往日本,进入东京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中华革命党。1915年6月,张国恩回国,秘谋反袁军事活动。1917年春在武昌,他与董必武合办律师事务所,从事革命活动。1919年2月在上海,与董必武共同主持湖北善后公会,从李汉俊处接触马克思主义。年底,回湖北与董必武等创办私立武汉中学。1920年,张国恩与董必武、刘伯垂等人在武昌成立共产党武汉支部,后自动脱离组织。1921年,任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为学运、工运做宣传工作[2]

1925年7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此后从事党职工作,配合北伐军攻占武汉。1927年起,历任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委兼农民部长、湖北省农协执委兼建设部长、湖北省政府常委兼民政厅厅长、武汉市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等职。七一五事变后,任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常委。南京国民政府的西征军占领武汉后,张国恩遭通缉、逃亡。后重操律师之业。1938年,应董必武邀请,担任《新华日报》常年法律顾问[2]

武汉会战后,随着武汉沦陷,张国恩投靠日本。最初于1939年4月12日任“和平救国联合会”理事。10月30日,伪武汉特别市政府任命张国恩为劳工协会理事兼实业部部长。1940年8月,汪伪政府任命为社会运动指导委员会湖北省分会主任委员。当年8月17日,张国恩在外活动时“罹疾身亡”[2]。死亡地点为南京[1]:43

注释

  1. 秦桂英、殷世祥、陈红琳. . 湖北档案(现名:档案记忆) (湖北省武汉市: 湖北省档案局(馆)). 2005, (2005年5期): 42—43. ISSN 1003-8167 (简体中文).
  2. . 武汉党史网. 2005-11-23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