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敞

張敞—前48年),字子高西漢茂陵縣(今陝西省興平市)人,漢宣帝時期,其遷居杜陵縣(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張敞為人聰敏練達,因曾上書勸諫昌邑王劉賀而被破格提拔為豫州刺史,其後歷任函谷關都尉山陽郡太守膠東國國相京兆尹冀州刺史等職,任內政績突出,以善於治盜而聞名,最終張敞於太原郡太守任上去世[1][2]

生平

早年經歷

張敞本是河東郡平阳县人,其祖父張孺擔任上谷郡太守時,遷居茂陵縣。張敞的父親張福侍奉汉武帝,官至光祿大夫。後來張敞跟隨汉宣帝搬遷至杜陵县。張敞最初以鄉有秩的資歷補任太守的卒史,經過考核而做了甘泉倉長,逐漸遷升為太僕丞,深受上司杜延年的器重[1]

適逢昌邑王劉賀被徵召至京師繼承皇位,但言行舉止卻不遵守法度,張敞為此上書勸諫道:「孝昭皇帝早逝無子,大臣為此憂慮擔心,想選出一位賢明的聖主來繼承祖業,在東迎陛下來京的日子,惟恐陛下一行車子行駛的太慢了。如今陛下正當壯年,剛剛即位,天下人無不拭目靜觀,側耳細聽,急切地想知曉陛下的政教風化如何。如今擁立陛下的輔臣們還未受到褒獎,而隨陛下來京的昌邑小臣卻先得到了升遷,這是很大的過失啊!」過了十多天後,昌邑王劉賀被廢黜,張敞因直言極諫而揚名,被破格提升為豫州刺史[1][2]

此後張敞因多次向上書皇帝,奏事言詞忠直,漢宣帝於是徵召他擔任太中大夫,和定國一起平決尚书省的政事。後來張敞由於守正不阿,違拗了大將軍霍光,被派去主管節制軍用財務開支的事物,又調任函谷关都尉[1]

察探劉賀

這時,漢宣帝登位不久,被廢去皇位的劉賀居住在先前的封地昌邑,漢宣帝心中忌憚劉賀,於是調遷張敞為山陽郡太守,並在元康二年派使者賜予張敞用泥封加印的文書說:「詔令山陽太守,要謹慎地防備盜賊,嚴密監察往來的過客,這則璽書不可對外洩漏!」張敞於是向漢宣帝條列說明劉賀被廢黜後日常起居的情況,奏報道[3][2]

臣張敞於地节三年五月到任治事,前昌邑王劉賀住在以前的王宮內,宮中有奴婢一百八十三人,關閉大門,只開小門出入,由一名察事的官吏負責領錢出府到市場購買生活用品,除了每天早晨採買進食物之外,其他物品皆不得隨便進出。有負責督察盜賊的一人專管巡邏,檢查往來出入之人。用前昌邑王家的錢僱人做差役,保衛宮中的清境和安全,防備盜賊侵擾。臣曾多次派丞吏前去巡行察看[3][2]

地節四年九月間,臣進入王宮內視察其生活狀況,親眼看見劉賀年約二十六七歲,人長得面部青黑色,小眼睛,鼻頭尖而低,鬚眉稀少,身材高大,身患肌肉麻痺萎縮之症,行走不便。劉賀身穿短衣大褲,頭戴一頂惠文冠,身佩玉環,頭上插著毛笔,手中拿著木牘,小步快走前來拜見。臣與劉賀坐在中廳談話,並查點他的妻子兒女與奴婢。臣想試探一下劉賀的想法,就用人們所厭惡的不祥之鳥來觸動他。臣說:「昌邑的梟鳥很多啊。」劉賀應聲回答:「是的,從前我西行前往長安時,一隻也沒見過。回來的時候,往東走到濟陽,才又聽到梟鳥的叫聲。」臣察點到劉賀的女兒劉持轡時,劉賀跪下說:「持轡的生母是嚴長孫的女兒。」臣知道執金吾嚴延年表字叫長孫,有一個女兒名叫嚴羅紨,是劉賀的前妻。臣觀察劉賀的服裝、言語、起跪動作,顯得癡呆發傻。他有妻妾十六人,子女二十二人,其中十一個兒子,十一個女兒[3][2]

現在臣冒死罪奏上前昌邑王的名冊以及有關奴婢與財物的賬簿。臣前次書奏提到:「已故昌邑哀王劉髆的歌舞伎女張修等十人,沒有子女,又不是王的姬妾,只是良人,沒有官名,劉髆死後應當讓她們歸家。昌邑國的太傅等人卻將他們擅自留下,認為她們是昌邑哀王陵園中的宮人,這種做法不合法規,請允許將她們遣送回家。」劉賀知道這件事之後卻說:「讓這些宮女守護陵園,得病的不給治病,相互鬥毆殺傷者不依法懲處,就是想讓她們早點死去,太守為什麼要放她們回家呢?」劉賀的天性喜好亂亡,就是像這樣始終沒有仁義之心。後來丞相和御史把臣的上書呈報給陛下,得到允許。才把昌邑哀王園陵裡的宮女全部遣散放歸[3][2]

漢宣帝由此知道劉賀不足為慮,隔年的春天,漢宣帝便頒下詔書封劉賀為海昏侯,賜給食邑四千戶,劉賀於是被送往封地豫章,在當地終老[3][2]

諫抑霍家

大將軍霍光去世後,漢宣帝開始親自執政,封霍光姪孫霍山霍雲列侯,讓霍光的兒子霍禹擔任大司马。不久,霍山、霍雲都因為過失而被免職歸家,霍家的姻親女婿多被調離中央,到地方任官。張敞得知後,呈上密封奏章說[1][2]

臣聽說,當初公子季友有功於鲁国大夫趙衰有功於晋国,大夫田完有功於齐国,國君們都酬謝他們的功勞,並且延續到他們的代子孫,後來田氏終於篡奪了齊國的君位,趙氏分割了晉國的土地,季氏專擅了魯國的朝政。所以孔子修訂《春秋》,記載盛衰的經過,對於世代為卿專斷國政者譏諷得最厲害。從前大將軍霍光決斷朝廷大計,安定社稷,保全汉朝的江山,功績也算不小了。周公輔政不過七年而已,而大將軍執政卻長達二十年,天下的命運,由他一個人掌握決斷。當他權勢興盛的時候,撼動天地,侵凌天地陰陽,以致出現日食月食、白天昏暗、黑夜有光、地震山崩,火山爆發、天文失調、陰陽變異等壞徵兆,不可勝數,這都是由於陰邪的東西滋長,臣下專權造成的[1][2]

朝廷中應該要有人明白地建議,說陛下褒獎已故的大將軍來酬謝他的功德,這就足夠了。近來輔臣專政,皇親國戚勢力太盛,以致君臣的職分不明,請陛下免去霍家三名列侯的官職,讓他們返回府第。還有卫将军張安世,也應當賜給憑几手杖讓他退休歸家,按時慰問與召見,以列侯的身分作為皇上的老師。陛下應公開發出詔令以恩重情深為由不肯接受這種意見,讓群臣據理力爭之後再首肯,這樣天下人一定會認為陛下沒有忘記大臣的功勞,而朝臣們也懂得禮制,霍家世世代代就不會有什麼憂慮了。如今大臣們不進此言,而使得陛下親自出面發表罷免霍氏的文告,這未免失策[1][2]

現在霍山、霍禹已免職回家,人情大體差不多,以臣的心思忖度,大司馬霍禹及他的親屬必定心懷恐懼。陛下的近臣感到自危,這不是周密妥善之計,臣張敞願意在朝廷上首發上述倡議,可是臣在遠郡任職,所以沒有機會。心中的微妙想法往往不能用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那些細微想法又無法在奏章上表達出來,所以伊尹五次被推薦給夏桀,五次去投奔商汤萧何漢高祖推薦韩信,也經過好幾年才實現,何況臣遠在千里之外,又是憑藉書信來向陛下說明自己的想法呢!希望陛下明察[1][2]

漢宣帝讚許張敞的計策,但沒有徵召他[1][2]

膠東國相

過了很久,勃海郡胶东国一帶盜賊蜂起,張敞上書請求讓自己前去治理,他說:「臣聽說忠孝之道,居家就應盡心於父母,為官就要盡力於君主。小國的君主尚有奮不顧身的臣子,何況陛下這樣聖明的天子呢!現在陛下專意於天下的太平,勞神於國家的政事,勤勉不倦,畫夜不息。群臣都應該盡忠竭力,為國獻身。臣管轄的山陽郡現有民戶九萬三千,人口五十萬以上,未捕獲的盜賊總共有七十七人,其他各項考核與政務也大抵如此。臣張敞才能低劣,沒什麼辦法替陛下分憂,生活安逸而忘卻國家大事,這不是忠孝之節。聽說膠東、勃海附近的郡邑連年歉收,盜賊並起,以致攻擊官署,劫走囚徒,搶掠市場,劫持列侯。官吏們敗壞法紀,奸佞邪惡之行禁止不住。臣張敞不敢貪生怕死,只要陛下發詔令,臣願意盡力去摧毀那些暴虐之行,慰問撫卹那些孤弱之民。等到事情處理完畢,百姓各得其所,臣一定逐條向陛下呈報當地興廢的原因狀況。」奏書送上去後,漢宣帝召見張敞,任命他為膠東國國相,賞賜黃金三十斤。張敞辭行赴任,臨行時又向漢宣帝提出,治理這些繁難難治的郡如果沒有嚴明的賞罰就不足已懲惡揚善,對於追捕盜賊有功的官吏,希望朝廷給予他們的獎賞能暫時比照京畿三辅地區的政績卓越者,漢宣帝同意了[1]

張敞抵達膠東後,公開懸賞捉拿盜賊,分化群盜使他們相互捕殺以立功贖罪。對那些追捕盜賊有功的官吏,將他們的姓名上報給尚書,因此被擢升為縣令的有幾十人之多。這樣一來,盜賊四散,且相互捕捉斬殺。吏民們和睦安定,國中局勢得以安定平靜下來[1]

過了不久,膠東國王太后多次外出遊獵,張敞上書勸諫道:「臣曾聽說秦昭襄王喜好鄙俗的音乐葉陽后因此不聽兩國的靡靡之音,楚庄王熱愛狩獵樊姬因此不吃山中的野味。她們並非不愛享用甘美的食物,或是憎惡管弦音樂,她們之所以抑制自己的慾望,杜絕自己的嗜好,為的是要給兩位君主做出榜樣,使他們能保全祖業。依照禮法規定,太后出門要乘坐有帷幕的車子,降階下堂必須有年老的保母隨從,行走要配戴玉珮,貼身衣飾要緊密纏縛。這是為了顯示太后身分的尊貴而自加約束,不恣意放縱而無節制。如今太后天資賢淑美好,慈愛寬厚,諸侯沒有誰不知道的,但卻稍有遊獵縱慾的名聲,如果讓天子知道了,也是不妥當的。希望太后您能觀覽古代的範例,從今以後保全德行,使其他姬們有效法的規範,讓臣下們有稱誦的資本,如果這樣的話,臣張敞感到非常榮幸!」奏章送上去後,王太后便停止遊獵不再外出[1]

計逮賊盜

這時颍川郡太守黃霸以治績第一被選調入京試任京兆尹。黃霸上任幾個月後,因不稱職,被罷職回穎川郡擔任太守。漢宣帝於是下詔給御史大夫說:「以膠東國相張敞來京代理京兆尹。」自從趙廣漢被處死以後,京兆尹屢次更換人選,如黃霸等幾人,都不稱職。京城的治安逐漸鬆弛,长安城市場內的偷盜者尤其多,商人們皆為此感到很苦惱。漢宣帝拿此事詢問張敞,張敞認為有辦法加以阻止。張敞到任後,向長安城的老人們查訪,了解到好幾個竊賊的頭領,他們居家生活富足,外出有騎馬跟隨的童奴,當地百姓還以為他們是忠厚有德之人。張敞把他們召來責問,赦免他們的罪過,抓住他們過去的罪責為把柄,讓他們把竊賊引至官府來立功贖罪。有個偷盜者的頭領說:「今日忽然被您照到官府來,怕竊賊們驚懼害怕,希望能暫時任命給我們官職,以便行事。」張敞於是將他們都委任為官吏,打發他們回家休假。頭領們擺設酒宴,竊賊們都來祝賀,等他們快要喝醉時,頭領們便用紅褐色在竊賊的衣襟上做記號。守候在鄉里街巷大門口的官吏觀察赴宴出來的人,只要看到衣襟上有紅褐色記號的就將之綑綁,一天內捕獲了好幾百人。張敞對他們所犯案情分別徹底追查,有的一個人作案達一百多起,張敞都依法處置。這樣一來,京兆地區報警的鼓聲大幅減少,街市上偷盜者紛紛斂跡,漢宣帝為此嘉許張敞[1]

張敞為人聰明機智,賞罰分明,發現惡人就抓捕,但也時常不拘泥於法律規定而寬赦罪犯,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他治理京兆地區,大致遵循趙廣漢的辦法。雖然在運用計謀、偵查線索、揭發隱情、禁止奸邪方面不如趙廣漢,不過張敞本身精研《春秋》,他以儒家經典理論為輔助,施政時參雜了許多儒術,往往表彰顯賢德,鼓勵良善,不單獨依靠誅罰的方法,張敞因而能自我保全,最終避免遭到刑殺的禍患[1][2]

京兆尹掌管京師,長安城裡人口眾多,在三輔中是最難治理的地區。許多郡守、國相以治績優異被調入京城試任京兆尹一職,等到轉正後,時間長的不過兩三年,短則僅僅幾個月或一年,就會被毀傷而名聲敗壞,因獲罪被罷免。唯獨趙廣漢和張敞能長久地任職[1]

五日京兆

張敞與萧望之、定國交好。最初張敞與定國都是因為勸諫昌邑王劉賀而被破格提拔。定國任大夫平尚書事,張敞出任刺史,蕭望之任大行丞。後來蕭望之先升任御史大夫,定國後來做到丞相,而張敞終究不過是郡守。張敞擔任京兆尹九年,由於他與光祿勳杨恽往來親密,在楊惲因大逆不道之罪被殺後,公卿大臣們上奏提出楊惲的黨友不適合再擔任官職,楊惲的其他黨友皆受到牽連而免職,唯獨彈奏張敞的奏章卻被擱置著不批准下來[1][2]

張敞派賊捕掾絮舜查辦案件。絮舜認為張敞受到彈劾必定會被免職,因此不肯替張敞辦完公事,私自跑回家去。有人規勸他,絮舜說:「我替這位老爺盡力夠多了,如今他頂多能再做五天的京兆尹,哪裡還能理事呢?」張敞聽到絮舜的話後,立刻派官吏拘捕絮舜,把他關進監獄。這時冬月還差幾天就結束了,主管官吏日夜審訊絮舜,竟將他判處死刑。絮舜被判決押赴刑場時,張敞派主簿轉達他的話給絮舜說:「五天的京兆尹又怎麼樣呢?現在冬月已經過完了,你還想活命嗎?」於是將絮舜處死於鬧市。等到立春,朝廷複查冤案的使者外出巡行,絮舜的家屬用車載著他的屍體,並且把張敞那些話寫在控告書上,向使者申訴。使者上奏說張敞犯了濫殺無辜之罪,漢宣帝認為他的罪過不大,想使張敞減輕罪名,免除刑罰,於是先批下上次因楊惲之事不宜任職的奏書,將張敞罷官為民。張敞在免職令下達後,便到朝廷交上官印,離開京城,不回原籍而流亡在外[1][2]

復官冀州

過了幾個月,京師的吏民都懈怠鬆弛下來,報警的鼓聲又開始頻頻響起,冀州一帶則出現大股盜賊。漢宣帝想起張敞的功績成效,於是派使者到張敞家去徵召他。當時張敞身受嚴重指控,因此使者來到時,他的妻子兒女都驚慌恐懼地哭了起來,只有張敞獨自笑著說:「我現在只是一個逃亡在外的平民百姓,若是想逮捕我,那應當是郡吏來抓,如今朝廷派使者來,這是皇上想起用我啊。」張敞當即打點行裝,隨使者到公車上書說:「臣從前有幸身為列卿,擔任京兆尹,氾濫殺賊捕掾絮舜的罪行。絮舜本來是臣張敞一向看中的屬吏,多次受過臣的恩惠與幫助,他因為臣被彈劾,而認為臣將會被免職,在接受命令辦理公務時私自回家,說臣只不過是『五日京兆』,忘恩負義,有損教化風俗。臣私下認為絮舜太不像話,便違法殺了他。臣張敞殺害無辜,審理案件故意不依法制,即使伏法而死,也沒有怨恨。」漢宣帝接見張敞,任命他為冀州刺史[1][2]

張敞於是從亡命中被重新起用,奉命主管州部。張敞到任後,廣川王劉海陽的親屬違法亂紀,盜賊接連做案,卻不能捕獲。張敞派耳目查清盜賊首領的姓名與巢穴後,誅殺了他們的首領。廣川王姬的兄弟及王室同族的劉調等人包庇窩藏盜賊,當官吏們追捕盜賊們到無路可走的地方時,盜賊的踪跡都進了王宮。張敞為此親自帶領郡國的官兵,動用數百輛兵車,將王宮團團包圍,搜索劉調等人,果然在宮殿的重重屋椽上將他們捕獲。張敞親自監督手下將這些人殺死,把他們的頭顱懸掛在王宮門外示眾,張敞隨後上奏彈劾廣川王。漢宣帝不忍心制裁廣川王,只下令削減他的封地。張敞主管冀州刺史部一年多,這裡的盜賊就絕跡了[1][2]

病逝太原

後來張敞又代理太原郡太守,一年後轉正,太原郡在他的治理下清平無事。 不久,漢宣帝駕崩。汉元帝剛登上皇位,待詔鄭朋便舉薦張敞,說他是漢宣帝時的名臣,適合當太子的老師。漢元帝拿此事詢問前将军蕭望之的意見,蕭望之認為張敞是能幹的官員,擅長治理煩亂,但資質輕浮,不適合作太子的老師,漢元帝於是派使者徵召張敞,想任命他為左馮翊[1][2]

然而張敞卻在此時正巧因病去世,被張敞誅殺的太原郡屬吏家人憎恨張敞,遂趁著張敞的靈柩從太原運回原籍時,暗中跟隨到杜陵縣刺死張敞的次子張璜。張敞的三個兒子都官至都尉。而張敞的孫子张竦,在王莽時擔任郡守,受封為侯,他在博學文雅方面超過祖父張敞,但於治理政事方面上卻比不上。張竦死後,張敞就絕嗣了[1][2]

軼事

張敞畫眉

颐和园內的張敞畫眉彩繪

張敞為京兆尹時,每當朝廷有大事商議,他總是引古論今,處理恰當,公卿大臣們都很佩服他,漢宣帝多次聽從他的意見。然而張敞沒有威嚴的容貌與舉止,有時散朝之後經過章臺街(當時長安城內妓院集中之處),張敞往往叫駕車的小吏趕著空車前行,自己則用扇子拍著馬悠閒過街。心血來潮時,張敞還會替自己的妻子畫眉,長安城紛傳張京兆畫的眉既嫵媚又漂亮。有關部門拿著這些事上奏彈劾張敞。漢宣帝就此詢問張敞,張敞對答說:「臣聽說閨房之內,夫婦之間的私情,還有比畫眉更過分的呢!」漢宣帝愛惜張敞的才能,沒有因此責備他,但張敞終究為此無法升遷到高位[1]

張武治梁

當初,在張敞擔任京兆尹期間,他的弟弟張武被任命為梁國的國相。當時梁王劉定國驕橫,國內豪強眾多,是出了名難治理的地方。張敞問張武:「你打算怎樣治理梁國?」張武素來對兄長又敬又怕,謙讓著不肯說。後來張敞派屬吏送弟弟到函谷關,叮囑屬吏詢問張武的治理方法。張武回覆說:「駕馭狡詐的馬,要用好的馬嚼子馬鞭,梁國這樣的大都邑,吏民困苦,我準備用柱後惠文冠來彈壓治理。」秦朝時掌管刑獄的官吏都戴著柱後惠文冠,張武的意思是打算用嚴刑峻法來治理梁國。屬吏歸來後將張武的話彙報給張敞,張敞笑道:「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張武一定能治理好梁國。」張武到任後,治政很有成績,也是名能幹的官吏[1]

評價

  • 班固:張敞衎衎,履忠進言,緣飾儒雅,刑罰必行,縱赦有度,條教可觀,然被輕惰之名[1]
  • 冯梦龙:假如張敞畫眉,相如病渴,雖為儒者所譏,然夫婦之情,人倫之本,此謂之正色[4]
  • 王夫之:張敞,非昌邑之故臣也,宣帝有忌於昌邑,使敞覘之,敞設端以誘王,俾盡其狂愚之詞,告之帝而釋其忌,復授以侯封,卒以令終,敞之厚也。徐铉李煜之大臣也,國破身降,宋太宗使覘煜,而以怨望之情告,煜以之死。鉉之於煜,以視敞於昌邑,誰為當生死衛之者?而太宗之寬仁,抑不如宣帝之多猜。鉉即稍示意旨,使煜遜詞,而己藉以入告,夫豈必逢太宗之怒;則雖為降臣,猶有人之心焉。鉉遂躬為操刃之戎首而忍之,獨何心乎!無他,敞能知人臣事君之義,導主以忠厚,而明主必深諒之,其識勝也。且其於寵辱禍福之際,寡所畏忌,其力定也。而鉉孱且愚,險阻至而惘所擇,乃其究也,終以此見薄於太宗而不得用。小人之違心以殉物也,亦何益乎[5]

參考文獻

  1. 汉书》·趙尹韓張兩王傳
  2. 資治通鑑》·漢紀
  3. 《漢書》·武五子傳
  4. 醒世恆言》·第十五卷
  5. 讀通鑒論》·卷四

延伸閱讀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漢書·卷076》,出自班固漢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