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鋆

张鋆1890年—1977年),字伯鋆浙江平阳县鳌江人,中国医学家[1][2]

生平

张鋆年少时就读于平阳县学堂。1905年,15岁的张鋆与同学三人相偕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毕业于日本慈惠会专门医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在江西医专和河北医专任教。

1921年,赴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研习人体解剖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应黄群邀请担任瓯海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后历任上海医学院上海东南医学院,河北大学医学院,湖南湘雅医学院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期间于1931年和1933年又两次前往美国,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纽约大学生物系及卡内基研究所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并加入美国解剖学会,多次在该学会学术刊物及其他刊物上发表有关组织学胚胎学的学术论文。

1949年初,受聘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协和医学院副院长。后调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兼医学实验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科大学教授,系主任。曾和学生一起解剖50例尸体的100侧人脑在美国人类学刊物上发表《中国人脑沟回的模式》一文,有力地驳斥了“白种人优越、中国人种低劣”的谬论。1960年,由他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出版,成为解放后第一部高等医学院的统一教材。

1977年12月27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7岁。[3]

参考文献

  1. 周家珍编著.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2. 徐为民编. . 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93.
  3. 徐友春主编; 蔡鸿源, 周兴培副主编. .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