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矢增二十二
弧矢增二十二(船尾座ζ,ζ Pup)是船尾座的一顆恆星。它的固有名稱是Naos(發音: /ˈneɪ.ɒs/,源自希臘的ναύς "ship")和Suhail Hadar(阿拉伯文的 سهيل هدار,可能是「非常明亮的」)。
藝術家筆下的弧矢增二十二(船尾座ζ)。 | |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 | |
---|---|
星座 | 船尾座 |
星官 | 井宿 弧矢 |
赤經 | 08h 03m 35.1s[1] |
赤緯 | −40° 00′ 11.6″[1] |
視星等(V) | 2.24 |
特性 | |
光谱分类 | O5Ibf(n)p[2] |
U−B 色指数 | −1 |
B−V 色指数 | −0.28 |
天体测定 | |
自行 (μ) | 赤经:−30.82[1] mas/yr 赤纬:16.77[1] mas/yr |
视差 (π) | 3.00 ± 0.10 mas |
距离 | 1,090 ± 40 ly (330 ± 10 pc) |
绝对星等 (MV) | -5.5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50-63[3] M☉ |
半徑 | 16[3] R☉ |
表面重力 (log g) | 3.5[4] |
亮度 (bolometric) | 762,000[5] L☉ |
溫度 | 42,400[5] K |
金属量 [Fe/H] | 0.34[6] dex |
自轉速度 (v sin i) | >220[6] km/s |
年齡 | 4 Myr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资料 |
它的光譜分類是O5Ibf,故而成为非常炽熱的恆星,而且是肉眼能夠看見的O型恆星之一。它曾被認為是距離地球超過400秒差距的船帆座複合體古姆星雲的一部分,但是2008年依巴谷的資料給出的距離只有335秒差距(1,093光年) ± 4%[7]。它的表面溫度是42,000K,目前的質量約為40太陽質量,半徑是太陽半徑的14倍,但是這些數值有著高度的不確定性。較早的資料認為它的距離更遠,数值相對也更大,而且有些新計算的值也超過前述數值的兩倍[6]。
弧矢增二十二是極端藍的超巨星,也是銀河系內最明亮的恆星之一。視覺上,它的能量是太陽的12,500倍以上,是一顆非常藍的恆星,大部分的輻射集中在紫外線,因此它的熱光度超過太陽的500,000倍。從地球上看到它的視星等在亮度上排名上是第62名。
弧矢增二十二,是典型的O型星,它有著值得注意的強烈恆星風,並且在過去十年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它的恆星風速度估計是2,500公里/秒[8],每年抛射掉的質量超過百萬分之一[8],或是在可以比較的時間週期內排放掉十萬分之一太陽質量。這種質量拋射的證據在非可見光的波長上,像是電波和X射線是非常明確的。
起源
長久以來,弧矢增二十二被認為是船帆座恆星形成區的一部分,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然而,依巴谷在2008的視差觀測(見前文)將這顆恆星的距離修訂得更接近。新的距離與它的徑向速度使它在大約200萬年前與特朗普勒10OB星協結合在一起[5]。但它似乎並不是在那兒誕生的,因為估計特朗普勒10星協的年齡超過3,000萬年,而弧矢增二十二的年齡還不到其十分之一。其它的理論包括弧矢增二十二是被古姆星雲中的超新星拋出的伴星[9]。在弧矢增二十二的前方有電離的前緣(弓形激波),這在大質量的奔離星是很常見的,在赤道的轉速也異常的高達220公里/秒[8],以及在表面明顯的有著豐富的氦和氮[6]。估計它的年齡是400萬年。
同名的物件
美國海軍有一艘巨爵級貨船以這顆恆星命名為USS Naos (AK-105)。
參考資料
- . Results for NAOS. [2012-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 A. Sota, J. Maíz Apellániz, N. R. Walborn, E. J. Alfaro, R. H. Barbá, N. I. Morrell, R. C. Gamen, J. I. Arias.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2011, 193 (2): 24 [2018-04-02]. ISSN 0067-0049. doi:10.1088/0067-0049/193/2/24 (英语).
- E. Schilbach, S. Röser.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8-10-01, 489 (1): 105–114 [2018-04-02]. ISSN 0004-6361. doi:10.1051/0004-6361:200809936 (英语).
- Underhill, A. B.; et al.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November 1979, 189: 601–605. Bibcode:1979MNRAS.189..601U.
- E. Schilbach, S. Röser.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8-10-01, 489 (1): 105–114 [2018-04-02]. ISSN 0004-6361. doi:10.1051/0004-6361:200809936 (英语).
- Dany Vanbeveren. . 2011. arXiv:1109.6497v1 [astro-ph.GA].
- Maíz Apellániz, J.; Alfaro; Sota; Alfaro, E. J.; Sota, A. 0804: 2553. 2008. Bibcode:2008arXiv0804.2553M. arXiv:0804.2553 .
- Thomas Eversberg, Sébastien Lépine, Anthony F. J. Moffat.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8, 494 (2): 799 [2018-04-02]. ISSN 0004-637X. doi:10.1086/305218 (英语).
- Rumpa Choudhury, H. C. Bhatt.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9-03-01, 393 (3): 959–968 [2018-04-02]. ISSN 0035-8711. doi:10.1111/j.1365-2966.2008.1418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英语).
- N. BOHR. . Nature. 1913/10, 92 (2295): 231–232 [2018-04-02]. ISSN 1476-4687. doi:10.1038/092231d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9) (英语).
- Schaerer, Daniel; et al.. .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1997, 484 (2): L153–L156. Bibcode:1997ApJ...484L.153S. arXiv:astro-ph/9703061 . doi:10.1086/31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