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絢
張亦絢(1973年—),台灣女作家,出生於台北木柵。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肄業、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就讀政大歷史系期間曾任女研社社長。曾任職於餐館、精品店、《臺灣立報》、影片公司。現為自由作家。[1][2][3]為字母會成員之一。
| 張亦絢 | |
|---|---|
| 出生 | 1973年(50—51歲) | 
| 母校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肄業 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  | 
| 文學運動 | 字母會 | 
| 代表作 | 《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 | 
| 獎項 | 
  | 
| 官方網站 | |
| 我是走廊 - 張亦絢個人網站 | |
文字作品
    
    
短篇小說集
    
- 《壞掉時候》(台北:麥田出版,2001)
 - 《最好的時光》(台北:麥田出版,2003)
 - 《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台北:木馬文化,2019)
 
長篇小說
    
- 《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台北:聯合文學,2011;台北:木馬文化,2020)
 - 《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台北:木馬文化,2015)
 
散文
    
- 《離奇快樂的愛情術》(台北:探索文化,1996)
 - 《小道消息》(台北:聯合文學,2013)
 - 《晚間娛樂:推理不必入門書》(台北:九歌出版社,2016)
 - 《看電影的慾望》(台北:木馬文化,2018)
 - 《我討厭過的大人們》(台北:木馬文化,2020)
 - 《感情百物》(台北:木馬文化,2021)
 
劇本
    
- 《我們沿河冒險》(2013)
 
論述
    
- 《身為女性主義嫌疑犯》(台北:探索文化,1995)
 
影像作品
    
    短片
    
- 《娜塔莉,你為什麼在地上?》(Nathalie, pourquoi tu es par terre?,Créative caméra / Altermédia 出品,2009)
 
紀錄片
    
- 《聽不懂 客家話:1945 台北大轟炸下的小故事》(2012)
 
獎項及榮譽
    
    
參考文獻
    
- . [2016-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1).
 - 羅竹君:《愛女人的女作家──張亦絢作品析論》(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頁1。
 - 張亦絢:《永別書》,扉頁。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