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娥
生平
早年
張月娥為1927年生於瑞芳[1],本家在雙溪[2]。她因父親從事相思樹加工作礦坑樑柱,而四處搬家,小學就住過礁溪、四結、宜蘭街、到頭城[1]。
十二歲時,張月娥大三歲的姊姊去世,張月娥便以音樂度過此變故[1]。張月娥考上蘭陽高等女學校第三屆學生[3],高二時跟著日本教師織田永生學習音樂[1]。多年後,張月娥回憶求學期間受音樂老師的照顧,使得她也想把所學傳承給下一代[3]。
教職
張月娥高中畢業後,在織田永生介紹下去礁溪公學校擔任音樂輔導員[1]。謝月琴自1944年任教礁溪公學校,直到1957年調任礁溪中學音樂教師[4]。她所生的四男三女,多從事教職或跟音樂相關工作[1]。
1966年,張月娥去臺灣省訓練團學習國樂概論及國樂團組訓後,從此愛上國樂[1]。1968年3月16日,教育部文化局成立音樂年策進委員會,推行音樂教育[5]。同一年,張月娥為成立礁溪國中國樂團,自費購買許多樂器作團練[6]。曾為團員的采風樂坊團長黃正銘回憶,過去胡琴價格等於一台鐵牛車,家人不願意買給他學音樂,結果張老師送他一把[1]。
1971年,礁溪國中國樂團第一次參加全縣音樂比賽就得到優等獎,其後卅年來總共得到過近五十次的優等和甲等獎[7]。團員傅永和國中畢業,以第二名成績考取藝專國樂科、同時考取宜蘭高中時,張月娥親自去傅永和家中,說服家長讓孩子讀藝專,並資助新台幣5000元[2]。
退休
1986年,張月娥從陳旺欉學習歌仔戲,進而退休後獨力進行傳統歌仔戲曲調的採集,將工尺譜轉換成五線譜[2]。她對本地歌仔戲的紀錄,寫成〈本地歌仔音樂之調查與探討〉此書[8]。
張月娥也將母親張林蕉記得的唸歌唱曲作紀錄,共五十多篇,主要是四句聯[9]。張林蕉的故事被翻拍成《大愛劇場》戲劇「背影」,由邱秀敏主演[10]。
1996年12月14日,已七十歲的張月娥因培育國樂人才、整理歌仔戲傳統曲調,獲仰山文教基金會頒第三屆噶瑪蘭獎[2][11]。當時報媒以張月娥培育自己兒子東吳大學音樂系副教授張玉樹、蘭陽國樂團指揮陳文漢、蘭陽戲劇團員黃殷鐘、藝術學院任教的朱文瑋、當代樂坊的林永塗等音樂人才,而喻為「蘭陽平原的國樂之母」[2]。得獎當天,張月娥當場將獎金30萬元與自己的20萬元捐出,作推展歌仔戲[11]。
2000年1月15日,礁溪國中國樂隊卅週年慶祝酒會上,除地方政治人物到場之外,國家交響樂團低音首席傅永和、當代樂坊創辦人李建興、草山樂坊創辦人黃春興,以及任教於台北藝術學院的朱文瑋、中道中學的林鴻欽等,一起感念創辦人張月娥[12]。
原先當代樂坊執行長李建興策畫要為老師張月娥拍攝紀錄片,但張月娥在2015年12月中風昏迷[13]。2020年3月22日凌晨2點,張月娥去世[14]。總統府為表彰其對傳統音樂的貢獻,於4月17日核定頒發褒揚令[8]。4月26日,縣長林姿妙至張月娥家中轉頒褒揚令,由張月娥次女林美華代表受頒[6][8]。
紀念
宜蘭市阿媽故事館服務的宜蘭市文史工作者張美鳳,將張月娥的貢獻在網路上發布[14]。宜蘭縣府文化局把張月娥2017年捐贈給臺灣戲劇館樂譜手稿彙整編成《傾聽舊卷~張月娥樂譜遺稿集》,2022年12月18日下午在文化局舉行新書發表會[4]。
參考
- 謝月琴. . 民報. 2015-11-12 [2023-08-16] (中文(臺灣)).
- 陳賡堯. . 中國時報. 1996-12-14 (中文(臺灣)).
- 林縉明. . 聯合報. 2015-10-20 (中文(臺灣)).
- 戴永華. . 聯合報. 2022-12-19 (中文(臺灣)).
- . 經濟日報. 1968-03-17 (中文(臺灣)).
- 戴永華. . 聯合報. 2020-04-27 (中文(臺灣)).
- 郭評儀. . 中國時報. 1997-05-06 (中文(臺灣)).
- 謝月琴. . 大紀元時報. 2020-04-25 [202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6) (中文(臺灣)).
- 嚴培曉. . 中國時報. 2002-10-18 (中文(臺灣)).
- 黃慧敏. . 中央日報. 2010-07-28 (中文(臺灣)).
- 陳賡堯. . 中國時報. 1996-12-15 (中文(臺灣)).
- 陳木隆. . 中國時報. 2000-01-16 (中文(臺灣)).
- 廖雅欣. . 聯合報. 2015-12-22 (中文(臺灣)).
- 張議晨. . 自由時報. 2020-03-23 [202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7)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