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熱帶風暴米雷 (2011年)

強烈熱帶風暴米雷英語: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72011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Falcon,國際編號:1105)為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5個被命名的風暴。

強烈熱帶風暴米雷
(英文)
強烈熱帶風暴米雷
強烈熱帶風暴米雷
路徑圖
強烈熱帶風暴米雷的路徑圖
強烈熱帶風暴米雷的路徑圖
概況
形成日期2011年6月21日
消散日期2011年6月27日
最低氣壓975 hPa
瞬間最大陣風155 km/h
影響
影響地區 菲律賓
臺灣
 日本
中国大陆
 
 
 俄羅斯
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米雷(韓語:)一名來自朝鲜,其意義為回音

形成歷程及路徑

6月21日14時中央氣象局發布的天氣圖已將07W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測出中心最低氣壓為1002百帕。6月22日下午,中央氣象局、日本氣象廳升格為輕颱、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米雷。

6月22日,中央氣象局於14時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6月23日當地報導,最快於6/23晚間發出海上颱風警報[1],不排除增強為中度颱風並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同日23時30分,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6月23日20時中央氣象局測出米雷的中心最低氣壓為993百帕

6月24日17時30分中央氣象局測出米雷的中心最低氣壓增強為985百帕。由於米雷有龐大的環流6月24日中午開始台灣北部已經出現陣雨或豪雨。18時正,日本氣象廳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並報告測得最低氣壓980百帕

6月25日米雷的中心最低氣壓又增強為970百帕。(中央氣象局則公佈982百帕)

6月26日8時,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報告米雷中心最低氣壓減弱為985百帕,但它仍然是輕度颱風。同日下午14時米雷登陸青島市(中国中央气象台认定21时10分登陆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鎮,登陆时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報告米雷中心最低氣壓仍然為985百帕,故它仍然是輕度颱風。同日15時米雷進入北黄海,朝著朝鮮半島北韓前進,中央氣象局預測6月27日清晨米雷將會登陸朝鮮

6月27日8時米雷還沒登陸朝鮮,從衛星雲圖米雷看似已經消散,但米雷還是保有20m/s(70km/h)的風速,仍為輕度颱風。同時,日本氣象廳測出米雷的中心最低氣壓已減弱為990百帕。根據中央氣象局報告指出米雷仍為輕度颱風。同日9時米雷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南道文德郡登陸,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報告認為米雷已經轉化為一股溫帶氣旋

影響

 菲律賓

由於此風暴接近菲律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為此風暴發出一號颱風信號。

臺灣

當地發出最高颱風警告:海上颱風警報
  • 6月22日,中央氣象局於14時將其升格為颱風
  • 6月23日當地報導,最快於6月23日晚間發出海上颱風警報[2]。同日23時30分,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 6月25日,由於颱風偏北並逐步離開台灣北部、東北部海面,中央氣象局於14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日本

米雷的暴風圈經過琉球群島一帶。

福建省

當地省級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福建省提示在台灣相關海域作業的船者應該即時回港避風。

山東省

當地省級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辽宁省

當地省級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大韓民國 

經過多國氣象站預測,米雷將於6月26日逐步影響朝鮮半島。

 俄羅斯

6月27.28日米雷有機會進入中俄邊境、俄羅斯境內、沿海影響俄羅斯並轉為溫帶氣旋或熱帶性低氣壓。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記錄

 菲律賓

菲律宾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風暴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一號風暴信號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低氣壓海馬 強烈熱帶風暴洛坦

臺灣

臺灣地區中央氣象局 颱風警報
上一熱帶氣旋 海上颱風警報
    2011.06.23 23:30 - 2011.06.25 14:30
下一熱帶氣旋
強烈颱風桑達 中度颱風梅花

福建省

中国福建省氣象台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2011.06.24 11:06 - 待查
下一熱帶氣旋
熱帶風暴莎莉嘉 颱風南瑪都

山東省

中国山東省氣象台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2011.06.26 06:57 - 待查
下一熱帶氣旋
未知 未有

辽宁省

中国辽宁省氣象台 颱風預警信號
上一熱帶氣旋 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2011.06.26 06:30 - 待查
下一熱帶氣旋
待查 未有

參見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強烈熱帶風暴米雷

同期出現之熱帶氣旋

參考資料

  1. 米雷恐轉中颱 最快今晚發海上警報 存檔,存档日期2011-06-26.
  2. 米雷恐轉颱風 最快今晚發陸上警報 存檔,存档日期2011-06-26.
  3. . [201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