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或强制劳动公约
强迫或强制劳动公约(英語:),又称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英語:),是第14届国际劳工大会于1930年6月28日通过的一项公约,是国际劳工组织第29号公约(C029),于1932年5月1日生效。[1][2]该公约是国际劳工组织8个基础公约之一,目前对180个缔约方生效。[3]
强迫或强制劳动公约 | |
---|---|
公约成员国(绿色);未批准的国际劳工组织成员以红色显示 | |
簽署日 | 1930年6月28日 |
簽署地點 | 瑞士日内瓦 |
生效日 | 1932年5月1日 |
締約方 | 178 |
保管方 | 国际劳工局局长 |
語言 | 英文、法文 |
内容
公约定义“强迫或强制劳动”指以任何惩罚相威胁,强迫任何人从事的非本人自愿的一切劳动或服务。公约缔约方承诺禁止使用一切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公约规定主管当局不得为了私人、公司或社团利益而(准许)征用强迫或强制劳动,规定行政官员、不行使行政职责的酋长不得使用强迫或强制劳动;并对有权当局、行使行政职责的酋长等对强迫或强制劳动的使用做了限制。公约规定只有18岁到45岁的健壮成年男子得被征用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且任何强迫或强制劳动最长期限每12个月不超过60天。[1][5]
未批准公约的成员国
国际劳工组织187个成员国中共有7个尚未批准该公约:[6]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尚未批准公约的成员国也接受禁止强迫劳动是一项基本人权,未批准的原因更在于豁免范围,而非权利内容。[7]:111
例外
公约规定了若干不包括“强迫或强制劳动”的例外:
消除强迫劳动的普查
国际劳工大会第96届会议(2007年)发布了《消除强迫劳动:关于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第29号)和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第105号)的普查》。该普查指出,以强迫劳动为目的的贩运人口行为日趋活跃,已成为21世纪与公约相关的最紧迫的问题。[7]:111-112
公约议定书
国际劳工大会第103届会议(2014年)通过了《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的议定书》(英語:),即第29号公约2014年议定书(P029),作为公约原本的补充。议定书规定了要采取的预防强迫或强制劳动的措施,包括制订计划、扩大劳工法适用范围、和加强相关检查等。议定书还删除了公约过渡性规定,并使1930年公约追上时代脚步。[4]
参考文献
- . www.ilo.org.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4).
- . www.ilo.org.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 . www.ilo.org. [202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6).
- . Human Rights Watch. 2014-06-11 [202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中文(简体)).
- . www.un.org. 联合国公约与宣言检索系统.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中文(中国大陆)).
- . www.ilo.org. [202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 国际劳工大会. (PDF).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2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