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義帝
楚義帝(?—前206年),芈姓,熊氏,名心,是秦朝末年的政治人物、楚國宗室,楚懷王之孫,後受原楚國貴族項梁擁立,成為反秦的起義軍領袖之一。由於楚國百姓哀憐其祖父楚懷王,他就襲用祖父的稱號,自封楚懷王,故後人稱楚後懷王或後楚懷王。秦亡後,項羽尊稱他為楚義帝。前206年在徙往郴縣、通過衡山王吳芮與臨江王共敖領國途中,項羽命英布將義帝於江河中刺殺。死因不詳,民間相傳為溺斃。
楚義帝 | |||||||||
---|---|---|---|---|---|---|---|---|---|
中國統治者 | |||||||||
连环画《楚汉相争》中的楚义帝画像 | |||||||||
楚國皇帝 | |||||||||
統治 | 前208年6月30日-前206年3月11日 | ||||||||
前任 | 昌平君(戰國時代) 無(復國) | ||||||||
繼任 | 無(項羽廢位) | ||||||||
出生 | 不詳 | ||||||||
逝世 | 前206年 | ||||||||
安葬 | 義帝陵 | ||||||||
| |||||||||
政权 | 楚 |
生平
早年
楚亡之後,熊心在鄉間地方隱居,以牧羊為生。
立为楚王
秦末民變時,前209年七月陳勝和吳廣發動大澤之變,前208年陳勝敗死於章邯。項梁知道后,召诸将在薛县商议后事[1]。居鄛人增前往向项梁提出建議,在民間找到楚懷王熊槐之孫熊心,立熊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定都盱台(今江蘇盱眙縣),以爭取楚人民心。[2]
援赵
項梁在同年的定陶之戰中敗死於章邯後,在外的楚军返回自保,吕臣军驻扎在彭城东,项羽军驻扎在彭城西,沛公军在砀县[3]。怀王感到害怕,從盱台遷都彭城,自领项羽、吕臣的军队。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
赵国数次求援,因齐使者高陵君「显」当时在楚国,经他的推荐,怀王召宋义相谈,很高兴[4]。
于是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前往救赵。其余军队将领都听宋义调遣,称为卿子冠军[5]。
項羽因怨恨秦军杀死项梁,請求懷王准許他跟劉邦一起進攻關中[6],怀王诸将以项羽残暴为由,没有同意。[7]而派刘邦西进入关[8]。
影視形象
參考文獻
- 《史记》,“项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
- 《史記·項羽本紀》:「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
- 《史记》卷七,“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 《史记》卷七,“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
- 《史记》卷七,“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 《史记》卷八,“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
- 《史记》卷八,“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强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强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
- 《史记》卷八,“令沛公西略地入关。”
- 《史记》卷八,“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前任: 秦王子婴 |
中國君主 前208年—前206年 |
繼任: 西楚霸王 项羽 |
前任: 楚國復國 (堂侄楚昌平君亡國) |
楚國君主 前208年—前206年 |
繼任: 楚國再次滅亡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