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此謬誤
後此謬誤(拉丁語:)或後此故因此(拉丁語:;英語:)、事後歸因謬誤[1],又稱巧合關係(英語:),是逻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认识错误。它是指这样一种不正确的推理:如果A事件先于B事件发生,A事件则是B事件的原因。[2][3]
观察到事件A在事件B之前的事实,并不证明事件A是事件B的原因。兩者甚至不見得具統計相關性。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是犯了后此谬误。
示例
例一小明感冒了,他吃了一些感冒藥,然後他發燒了。所以,一定是這感冒藥讓他發燒的。
發燒可能是感冒本身造成,未必是感冒藥造成的。
例二
這些君王可能是耽溺享樂之後才想弄到美女的,這些朝代的滅亡,可能是君王本身耽溺享樂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未必是這些美女造成的。
例三
可能當事人本來就有這樣的欲求,所以才去看色情漫畫和玩色情電玩以及誘拐未成年少女的。所以會去誘拐未成年少女,未必是色情動漫或色情電玩的影響。
参考文献
- Kuo-Yu), 高國裕(Kao. . Greg的學習筆記. 2019-02-26 [202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3) (英语).
- Damer, T Edward. 3r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1995: 131. ISBN 978-0-534-21750-1. OCLC 30319422.
- . [2018-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6).
外部連結
- (英文)Post Hoc Reason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post hoc fallac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Non Causa Pro Caus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英文)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的资料(英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