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翼龍屬

德國翼龍(屬名:Germanodactylus)又譯日耳曼翼龍,意為“德國的手指”,是翼龍目翼手龍亞目的一屬,化石發現於侏儸紀晚期的德國,包含著名的索倫霍芬石灰岩。德國翼龍曾長期被歸類於翼手龍屬。牠們是第一個被發現頭冠有軟組織覆蓋的翼龍類。

德国翼龙属
化石时期:侏儸紀晚期
脊飾德國翼龍的化石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德国翼龙科 Germanodactylidae
属: 德国翼龙属 Germanodactylus
楊鍾健, 1964
模式種
脊飾德國翼龍
Germanodactylus cristatus

(Wiman, 1925)

脊飾德國翼龍 G. cristatus
(Wiman, 1925)

敘述

德國翼龍的體型,大約是烏鴉的大小[1]。脊飾德國翼龍的顱骨長度為13公分,翼展為0.98公尺;桿狀德國翼龍的體型較大,顱骨長度為21公分,翼展為1.08公尺[2]

德國翼龍的顱骨中線有條低矮稜脊,由軟組織覆蓋。脊飾德國翼龍的頭後方有突出的頭冠,但是桿狀德國翼龍沒有。早年並沒有發現德國翼龍的軟組織,直到克里斯多佛·班尼特(S. Christopher Bennett)在2002年發現。覆蓋頭冠的軟組織,可能是角質的表皮所構成。德國翼龍是首次發現頭冠有軟組織覆蓋的翼龍類,科學家認為翼龍類普遍擁有相似的結構[3]

分類

白堊紀的其他翼龍類相比,德國翼龍沒有突出的特徵,因此牠們的分類關係經常變動。德國翼龍的命名者楊鍾健,將德國翼龍歸類於德國翼龍科[4]。克里斯多佛·班尼特則將德國翼龍歸類於翼手龍科[5]亞歷山大·克爾納(Alexander Kellner)的2003年的系統發生學研究中,德國翼龍則是翼手龍屬的近親[6]。同年,大衛·安文(David M. Unwin)則認為德國翼龍是種原始的準噶爾翼龍超科[7][8],準噶爾翼龍超科是群以貝類為食的翼龍類[9]

歷史

模式種脊飾德國翼龍的正模標本(編號BSP 1892.IV.1),發現於德國艾希施泰特縣索倫霍芬石灰岩地層。在1901年,F. Plieninger將這個化石歸類於寇氏翼手龍Pterodactylus kochi)的一個標本[10];在1925年,卡爾·維曼(Carl Wiman)替這個化石建立新種,脊飾翼手龍(Pterodactylus cristatus),種名意為「有冠飾的」[11]。在1964年,楊鍾健將脊飾翼手龍建立為新屬,成為脊飾德國翼龍Germanodactylus cristatus[4]

第二個種是巨嘴德國翼龍,是在1851年由Johann Andreas Wagner命名,當時是鳥掌翼龍的一個種(G. ramphastinus),種名意為「巨嘴」。在1858年,克莉斯汀·艾瑞克·赫爾曼·汪邁爾將學名改為G. rhamphastinus。正模標本(編號BSP AS.I.745)是一個骨骼,發現於德國的Mörnsheimer石灰岩層,年代比索倫霍芬石灰岩還晚[12]。在1970年,彼得·沃爾赫費爾(Peter Wellnhofer)將其歸類於德國翼龍[13]。在2004年,M.W. Matzke等人將這個種建立為新屬,"Daitingopterus",但因為沒有正式的敘述,所以並不是個有效屬[14]。在1988年,大衛·安文(David M. Unwin)曾將一些零散的四肢骨頭與脊椎歸類於巨嘴德國翼龍,這些化石發現於英國多塞特郡啟莫里粘土層(Kimmeridge Clay),年代較古老,使德國翼龍成為最古老的翼手龍亞目[15]

脊飾德國翼龍的化石

在1996年,克里斯多佛·班尼特提出德國翼龍可能是翼手龍屬的成年個體[16],但其他科學家多反對這個理論[1][6][7][17],包括班尼特自己[3][5]。在2006年,班尼特重新研究德國翼龍,認為德國翼龍與兩個種都是有效的分類,脊飾德國翼龍已有四個標本,而巨嘴德國翼龍則有兩個標本。德國翼龍與其他翼龍類的差異在於,牠們具有極尖的喙嘴,前上頜骨有4到5顆牙齒,上頜骨有8到12顆牙齒,上頜骨的牙齒粗厚,上頜的前後段的牙齒大小一致(與翼手龍屬不同),鼻眶前孔(Nasoantorbital fenestra)的長度是眼眶的兩倍。脊飾德國翼龍與巨嘴德國翼龍的不同處在於,頜部前端沒有牙齒,牙齒數量較少;舉例而言,脊飾德國翼龍的上頜每邊有13顆牙齒,下頜每邊有12顆,而巨嘴德國翼龍上頜每邊有16顆牙齒,下頜每邊有15顆[5]

參考資料

  1. (英文)Unwin, David M. . New York: Pi Press. 2006: 246. ISBN 978-0-13-146308-0.
  2. (英文)Wellnhofer, Peter. . New York: Barnes and Noble Books. 1996: 95-96 [1991]. ISBN 0-7607-0154-7.
  3. (英文)Bennett, S. Christopher.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2, 22 (1): 43–48. doi:10.1671/0272-4634(2002)022[0043:STPOTC]2.0.CO;2.
  4. (英文)Zhongjian, Yang. . Vertebrata PalAsiatic. 1964, 8: 221–255.
  5. (英文)Bennett, S. Christopher.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6, 26 (4): 872–878. doi:10.1671/0272-4634(2006)26[872:JSOTPG]2.0.CO;2.
  6. (英文)Kellner, Alexander W.A. . Buffetaut, Eric; and Mazin, Jean-Michel (编). . 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217. London: The Geological Society. 2003: 105-137. ISBN 1-86239-143-2.
  7. (英文)Unwin, David M. (2003) "On the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pterosaurs", in Evolution and Palaeobiology of Pterosaurs, 139-190.}}
  8. Unwin, David M. (2006). 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 273.
  9. (英文)Unwin, David M. (2006). The Pterosaurs: From Deep Time, 84-85.
  10. (德文)Plieninger, F. . Palaeontographica. 1901, 48: 65–90.
  11. (英文)Wiman, Carl. .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Institu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Uppsala. 1925, 20: 1–38.
  12. (德文)Wagner. . Abhandlungen der koniglichen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851, 6: 1–64 (德语).
  13. (德文)Wellnhofer, Peter. . Abhandlung der Bayer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970, 141: 1–133.
  14. (英文)Maisch, M.W.; Matzke, A.T.; and Ge Sun. . Cretaceous Research. 2004, 25: 625–634. doi:10.1016/j.cretres.2004.06.002.
  15. (英文)Unwin, David M. . Proceedings of the Dorset Natural History Museum and Archaeological Society. 1988, 109: 150–153.
  16. (英文)Bennett, S. Christopher.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6, 16 (2): 432–444.
  17. (英文)Jouve, Stephane.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4, 24 (3): 542–554. doi:10.1671/0272-4634(2004)024[0542:DOTSOA]2.0.CO;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