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臣西報

德臣西報》(英語:),又名《中國郵報》、《德臣報》等,是香港的第二份報紙,也是香港發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該報於1845年2月20日由英國資深出版商蕭德銳(Andrew Shortrede)創辦,並得到當時最大的鴉片渣甸·勿地臣的支持;後於1974年停刊,前後發行了129年。該報的中文名稱乃得名於報紙的第二任主編德臣(Andrew Dixson),德臣富有辦報經驗。[1][2]1905年,《德臣西報》有社評提出建立香港大學的建議。

1866年2月1日《德臣西報》頭版

出版及發展

《德臣西報》開辦初期為下午出版的週報。1867年,德臣為了跟香港另外兩份主要報章《孖剌西報》和《Hong Kong Register》競爭,停辦週報,並把該報的分支《晚報》改為日報繼續出版。其早期社址位於威靈頓街近安慶台的右邊,並設有自己的印刷工場。1878年2月1日,收購了《香港晚郵報及船期紀錄報》,改為發行晚刊日報[3]

《德臣西報》在1845年至1858年間主要刊登商業廣告、政府憲報以及傳教士和專家撰寫的文章,新聞報導是完全被忽略的。該報早期被社會人士批評為親政府的報章,但其實在港督般咸任內和之後的一段時間,該報也有披露一些政府的醜聞。1850年,德臣就曾在報紙上刊登殖民地政府的弊端與腐敗的調查。他直至離職前,一直都以維護香港華人的利益,和反對澳門進行華工貿易而普遍受到華人的歡迎的。

1972年,香港電視廣播集團南華早報手上購入該報60%股權,並將其四開小報格式改回兩開大報,然而到最後在1974年宣佈停刊。《德臣西報》便成為了無綫電視至今唯一曾營辦的報紙。[4]

註釋

  1. 利用主編名字作為報紙的中文名字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現象,另外著名的例子有《孖剌西報》、《士蔑西報》等。
  2. 另有一說《德臣西報》乃得名於渣甸勿地臣,「德臣」實為勿地臣的音譯,但「勿地臣」的英文為「Matheson」,與「德臣」(Dixson)之音相距甚遠,因此此說有待考證。
  3. 李谷城(2000), 香港報業百年滄桑, 明報出版社:香港
  4.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Centenary Special P.10 6/11/20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