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毛蝟屬
恐毛蝟屬(學名:,來自古希臘語,意思為「恐怖的鼠蝟」)鼠蝟亞科下已滅絕的一屬,棲息於中新世晚期(約700至1,000萬年前)的義大利,為加爾加諾地區的特有種,在晚中新世時,加爾加諾為獨立的島嶼,現今則是與大陸相連的半島。恐毛蝟屬的物種最早於1972年發表[5]。
恐毛猬属 化石时期:晚中新世 | |
---|---|
展示於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的恐毛蝟骨架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真盲缺目 Eulipotyphla |
科: | 猬科 Erinaceidae |
亚科: | 鼠猬亚科 Galericinae |
属: | †恐毛猬属 Deinogalerix Freudenthal, 1972 |
物種 | |
恐毛蝟和現存刺蝟同屬於蝟科,但不具有刺。牠們具有細而狹長、呈錐狀的頭部、小而尖的耳朵、長尾巴以及較長的毛髮[6]。
恐毛蝟(Deinogalerix koenigswaldi)的顱骨長度可達20(7.9英寸),體長則可達60(24英寸)。在原生的棲息地中牠們具有近似於貓狗的生態位,然而仍然有更上層的掠食者以他們為食,例如同樣棲息於該地區的大草鴞[1]。
恐毛蝟屬被認為主要是食蟲動物,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如甲蟲、蜻蜓、蟋蟀、蝸牛等為食;但體型較大的物種則認為也可能會獵食小型哺乳動物、爬蟲類或鳥類。
在晚中新世時期時,現今的義大利於當時僅是群島,而在之後才逐漸與大陸相連。也因此在這些島嶼上演化出了許多與歐洲大陸相異的物種,而恐毛蝟就屬其中之一,被認為僅生存於加爾加諾地區。
參考文獻
- Freudenthal, M. . Scripta Geologica. 1972, 14: 1–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cludes full text PDF)
- Villiera B.; Van Den Hoek Ostendeb L.aW.; De Vosb J.; Paviaa M. . Geobios. 2013, 46 (1-2): 63–75. doi:10.1016/j.geobios.2012.10.001.
- . Sci-News.com. 2013-11-11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 Andrea Savorelli; Federico Masini; Paul P. A. Mazza; Maria Adelaide Rossi; Silvano Agostini. .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17, 20 (1): Article number 20.1.16A [2021-02-15]. doi:10.26879/6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Michael J Benton. .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335. ISBN 0-632-05637-1.
- Kenneth David Rose. . JHU Press. 2005: 144 [2021-02-15]. ISBN 0-8018-84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