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預期懷孕

非預期懷孕(Unintended pregnancies)也稱為意外懷孕非計劃懷孕非期望懷孕,是在受孕時,女方沒有預期會懷孕(或是不希望懷孕),卻發生的懷孕[1][lower-alpha 1],沒有預期要懷孕的原因可能是時機不宜或不在計劃內[2]。非預期懷孕也可能是因為強姦(強姦後懷孕)、近親性交或是其他強迫或非情願的性行為的結果。

沒有進行避孕(可能是選擇性的不避孕,或是刻意不避孕)的陰道性行為是造成非預期懷孕的主要原因。沒有用正確的方式避孕[2]或是避孕方式失效也可能造成非預期懷孕。可以使用的避孕方式包括避孕丸避孕套子宮環(IUD、IUC、IUS)、避孕植入物(implanon/nexplanon)、避孕贴NuvaRing宫颈帽避孕隔膜殺精劑或是結紮[3]。女性會依照其避孕效果、醫療建議、副作用、方便性、是否容易取得、家人或是朋友的經驗、宗教觀點等因素而選擇使用的避孕方式[4]。不同文化或是群體對於避孕有不同的觀點,有些會因著道德或是政治因素,限制或是不鼓勵提供避孕用品[5],或者認為不適合無限制的提供避孕用品(例如提供避孕套給未婚者)。

非預期懷孕可能是不適當時機下出現的懷孕,也可能是根本不希望發生的懷孕[6]。1999年全世界有38%的懷孕是非預期懷孕,共計有八千萬人[7][8]。非預期懷孕是堕胎的主要原因[6],因此1999年約造成四千二百萬的堕胎[7],也不是所有的非預期懷孕都是以堕胎結束。非預期懷孕曾認為和許多母親和小孩的健康問題有關係[6]

預期懷孕和非預期懷孕

預期懷孕(intended pregnancy)是指在受孕時有懷孕的意願[6]。臨床上判斷預期懷孕或非預期懷孕會以女性的意願為準。

對於是否要懷孕的想法可能會隨著懷孕過程而改變。例如一開始是預期懷孕的懷孕,可能會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而不希望繼續懷孕,反而希望中止妊娠,另一方面,一開始是非預期懷孕的懷孕,也可能後來男方及女方會希望將孩子生下來。

夫妻常常不只是希望控制小孩的數量,也會希望控制小孩出生的時機[9][10]

原因

非預期懷孕有許多不同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避孕失效(正確的使用避孕方式,但仍然懷孕)[7],現今已有許多效果很好的避孕方式,因此由於避孕失效而導致的非預期懷孕比例不高[11]。另一種可能是依錯誤的方式進行避孕[7],例如因為對於避孕方式不瞭解而誤用錯誤的避孕方式,或是使用的保險套在性交時破裂,其實無法達到避孕效果。或是在泌乳期無月經,就認為是安全期[12][lower-alpha 2]

另一種原因是因為沒有進行避孕或是家庭計劃[7]。有可能是因為對性、生殖或是避孕方式的認識不足,因此沒有避孕,也有可能是因為避孕工具需要處方才能取得而未避孕,另一種可能是誤以為女方不會受孕,例如是在停經期,或是之前曾診斷為不孕。

沒有進行避孕的另一種原因是違背女方意願的性行為,或是違背女方意願,刻意不在性行為中避孕,其中包括強制性交、強姦,或是可能在家庭暴力中出現的強制避孕。和預期懷孕相比,非預期懷孕比較可能和虐待有關[13]。這也包括生育控制破壞,是刻意破壞伴侶生育控制的方式,以降低甚至消除其避孕的效果。

影響

非預期懷孕也會有懷孕的風險及懷孕併發症。因為事先沒有預期要懷孕,非預期懷孕本身的影響會較一般懷孕要大。假如孕婦未婚,是仍在學中的青少年,則這也屬於青少年懷孕,可能會對其生理及心理層面造成影響。若懷孕是因為夫妻之間未避孕或是避孕失敗所造成,非預期懷孕仍可能會影響家庭中的經濟能力[14]

懷孕的結果有幾種:孕婦生產、胎兒在子宮內死亡、孕婦因為流產或墮胎等原因中止妊娠等。後面兩種的影響主要是在孕婦本身,若是孕婦生產(非預期分娩),非預期分娩會影響母親、嬰兒及母嬰關係。根據美國2012的統計報告,在1982年以後出生的美國人,有超過1/3是因為非預期懷孕而出生[15][16]

平均而言,非預期懷孕對母親會有負面影響,若嬰兒出生,對嬰兒也比較容易會有負面影響。非預期懷孕之前一般不會經過孕前諮詢及孕前護理,有時也會延遲開始產前檢查的時間[17]。非預期懷孕是墮胎主要的原因[6]

預防

非預期懷孕的預防方式包括全面的性教育、可以取得家庭計劃服務的資訊、性禁慾、及可以利用各種有效生育控制的方式進行避孕。大部份的非預期懷孕是因為在性行為時未進行避孕所造成,也有許多是因為沒有持續性避孕,或是避孕方式錯誤所導致,不過進行性行為比率的增加也是非預期懷孕的原因之一[18]

長效可逆避孕裝置(像是子宮環避孕貼布)錯誤使用的機率不高,因此使用這類避孕方式可以減少非預期懷孕的機率。現代有些避孕方式效果良好,失效率較低,而比較大的問題反而是無法取得這類的避孕方式

在美國,曾經非預期懷孕的女性之後再有未計劃懷孕的比例比較高[19]。因此不論是在產前、產後甚至是墮胎之後,進行家庭計劃及教授避孕都有助於減少未計劃懷孕的再次發生。

提供避孕方式及家庭計劃的成本不高,不過可以避免一些非預期懷孕的出現。許多有非預期懷孕風險的人其收入不高,即使如此,避孕方式對他們仍然相關具有成本效益[20],只是前期成本會是阻礙。補貼家庭計劃服可以增進人口的健康,而且節省了醫療[17]、教育及其他社會的成本,節省了政府及保險公司的支出。

在開發中國家有二億女性有非預期懷孕的風險,而且無法取得避孕方式,提供她們現代的避孕設備,每年約需要美金39億元[21],此項支出每年預計可以減少5200萬個非預期懷孕的個案,每年減少150萬孕产妇及嬰兒死亡的案例,並且減少64%的墮胎(每年2500萬起案例)[21]。因為減少了懷孕相關的疾病,可以減少了2700萬的质量调整寿命年,代價是健康的人每年要付美金144元[21]

理論上,減少非預期懷孕可以打破世襲貧窮的情形[22]

流行病學

註:以下的數量及發生率都是針對有檢測到懷孕的個案。有些情形可能會在婦女知道懷孕前,胎兒就已經流產了。

發生率

全球2008年非預期懷孕的數據是,每一千名15至44歲的婦女中,有55名非預期懷孕,其中有26名後來墮胎[23]。相對的,每一千名15至44歲的婦女中,有79名婦女預期懷孕[23]。2008年統計2.08億位孕婦,最後有1.02億名是如預期分娩(在符合孕婦意願的情形下分娩)、4100萬名進行墮胎、3300萬名非預期分娩(在不符合孕婦意願的情形下分娩)、3100萬名流產[23]

整體而言,已婚婦女進行避孕的比例由1990年的54%提昇到2003年的63%[23]。 全球非預期懷孕的比例在1995年時是每一千人有69人,後來比例已有下降[23],在已開發國家下降的最快[23]

1999年全球非預期懷孕的比例佔懷孕人口的38%(約有8000萬人)[7][8]。在已開發國家約有49%的懷孕是非預期懷孕,在開發中國家則佔36%[8]

各國資料

比利時

根據2013年的研究,比利時懷孕的婦女中,有16%是未計劃的懷孕、55%是預期懷孕、29%對懷孕的反應是矛盾的[24]

法國

法國約33%的懷孕是非預期懷孕。在有非預期懷孕風險的女性中,只有3%未進行避孕,有20%使用子宮環避孕[25]

俄羅斯

根據2004年俄羅斯的研究,受訪的孕婦中,有58%的孕婦是「想要生小孩,目前也是合適的時機」、有23% 是「想要生小孩,但目前其實不是合適時機」、19%的孕婦是「不想要生小孩」[26]

美國

美國非預期懷孕的比例比全球平均要高,也比其他工業化國家要高很多[27]。美國幾乎有一半(49%)的懷孕是非預期懷孕,每年非預期懷孕數量超過三百萬[11][20]。墮胎案例中有超過92%是因為非預期懷孕而墮胎[28],每年因為非預期懷孕的墮胎人數有80萬人[7]。2001年的非預期懷孕婦女,有44%最後將小孩生下來,另外有42%進行墮胎,剩下的則是自然流產[27]

中華民國

2008年由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所舉行的「第10次家庭與生育力」調查,在20至49歲已婚婦女中,有77.2%曾經非計畫懷孕,非計畫懷孕婦女中,有20%至40%是用人工流產的方式終止懷孕[29]

歷史

早期在進行性行為時避免懷孕的方式包括体外排精(射精前將陰莖從女性陰道抽出)等方式,這些方式的避孕效果比完全不避孕要好一些,但很難正確使用,和現在的方式相比較,避孕的失敗率要高很多[9][30]。早期也曾使用過許多認為可以殺死精子、避孕或是造成流产的設備或是藥物。

在古代時,墮胎就已用來避免生下非預期懷孕的嬰兒[6]。在最早期的一些醫學文獻就有提到墮胎的方式[30]

殺嬰遺棄兒童也是古代處理不想要的嬰兒(或是家中無力養育嬰兒)的作法[30]。有些這類作法道德性及可行性的意見也隨著時代而改變。

在一些現代醫療不普及的地區,有時會用墮胎作為避免嬰兒出生的主要作法。例如1980年代在東歐及前蘇聯共和國內,一般理想的家庭人口數不多,但現代的避孕方式還不普及,因此許多夫婦用墮胎來控制生育,是當時合法、安全及可取得的作法[9]。在許多國家,在1990年代隨著現代避孕方式的普及,非預期懷孕及墮胎的比例都快速下降了[9]

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因為嬰兒及兒童的死亡率下降,嬰兒順利養育到成年的機率提高,因此理想的懷孕次數也隨之下降。而且因為女性的教育程度及工作機會的提昇,家庭中子女的理想個數也隨之下降[9]。因為子女的理想數量減少,因為夫婦在生育年齡中需要花更多心力來避孕,避免非預期懷孕的出現[9]

相關條目

注释

  1. 非預期懷孕的定義依來源而不同,像CDC是以只有一方沒有預期要使女方懷孕,就算是非預期懷孕,目前引用的是Am J Public Health的定義
  2. 泌乳停經法有一些配合條件,條件符合時,生產後的前六個月避孕機率是98%

參考資料

  1. Finer, Lawrence B.; Zolna, Mia R. . Am J Public Health. 2014, 104 (S1): S43–S48 [2017-06-01]. PMC 4011100可免费查阅. doi:10.2105/AJPH.2013.301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2.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ovember 13,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6).
  3. Dawn Stacey: Contraception. About.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11 October 2009.
  4. Wyatt, Kirk D; Anderson, Ryan T; Creedon, Douglas; Montori, Victor M; Bachman, John; Erwin, Patricia; LeBlanc, Annie. . BMC Women's Health. 2014, 14 (1): 28. PMC 3932035可免费查阅. PMID 24524562. doi:10.1186/1472-6874-14-28.
  5. Hanson, S.J.; Burke, Anne E. . Hurt, K. Joseph; Guile, Matthew W.; Bienstock, Jessica L.; Fox, Harold E.; Wallach, Edward E. (编). 4th. Philadelphia: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1 December 2010: 382–395 [2017-06-01]. ISBN 978-1-60547-43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2).
  6. Eisenberg, Leon; Brown, Sarah Hart.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5 [2011-09-03]. ISBN 0-309-052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5).
  7. J. Joseph Speidel; Cynthia C. Harper; Wayne C. Shields. . Contraception. September 2008, 78 (3): 197–200 [2017-06-01]. PMID 18692608. doi:10.1016/j.contraception.2008.06.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8).
  8. (PDF) (报告). 1999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3-10).
  9. . Alan Guttmacher Institute. May 1999 [2017-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6).
  10. . USAID. [2008-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11. Hatcher, Robert D. 20th. Ardent Media, Inc. 2011. ISBN 978-1-59708-004-0.
  12. 陳偉婷. . 中央社. 2015-08-10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5).
  13. Hathaway J.E.; Mucci L.A.; Silverman J.G.; et al. . Am J Prev Med. 2000, 19 (4): 302–307. doi:10.1016/s0749-3797(00)00236-1.
  14. . Religious Coalition for Reproductive Choice. 2006 [2007-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0).
  15. . July 2012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30).
  16. William D. Mosher, Jo Jones and Joyce C. Abma. (PDF). National Health Statistics Report. 2012-07-24 [2017-04-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8).
  17. . [201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8). Which cites: * Logan C, Holcombe E, Manlove J, et al. (PDF). Washington: Child Trends, Inc. May 2007. * Cheng D, Schwarz E, Douglas E, et al. . Contraception. March 2009, 79 (3): 194–8. PMID 19185672. doi:10.1016/j.contraception.2008.09.009. * Kost K, Landry D, Darroch J. . Fam Plann Perspectives. Mar–Apr 1998, 30 (2): 79–88. PMID 9561873. doi:10.2307/2991664. * D'Angelo, D, Colley Gilbert B, Rochat R; et al. . Perspect Sex Reprod Health. Sep–Oct 2004, 36 (5): 192–7. PMID 15519961. doi:10.1363/3619204.
  18. New, Michael. . LifeNews. May 6, 2013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19. . Research Activities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ugust 2011, (372): 15 [2017-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5).
  20. James Trussell; Anjana Lalla; Quan Doan; Eileen Reyes; Lionel Pinto; Joseph Gricar. . Contraception. 2009, 79 (1): 5–14. PMC 3638200可免费查阅. PMID 19041435. doi:10.1016/j.contraception.2008.08.003.
  21. Susheela Singh; Jacqueline E. Darroch; Michael Vlassoff; Jennifer Nadeau. (PDF) (报告). The Alan Guttmacher Institute and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2003 [2017-06-12]. ISBN 0-939253-6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10).
  22. Harris, Irving B. Children in jeopardy can we break the cycle of poverty? New Haven: Yale Child Study Center, Distributed by Yale UP, 1996.
  23. Susheela Singh; Deirdre Wulf; Rubina Hussain; Akinrinola Bankole; Gilda Sedgh. (PDF) (报告). Alan Guttmacher Institute.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6).
  24. Wellings, K.; Jones, K. G.; Mercer, C. H.; Tanton, C.; Clifton, S.; Datta, J.; Copas, A. J.; Erens, B.; Gibson, L. J.; MacDowall, W.; Sonnenberg, P.; Phelps, A.; Johnson, A. M. . The Lancet. 2013, 382 (9907): 1807–1816. PMC 3898922可免费查阅. PMID 24286786. doi:10.1016/S0140-6736(13)62071-1.
  25. Trussell J, Wynn LL. . Contraception. January 2008, 77 (1): 1–5 [2017-06-10]. PMID 18082659. doi:10.1016/j.contraception.2007.09.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9).
  26. 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Russian Federation 20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UNDP,pages 47–49, Retrieved on 10 October 2009
  27. . [2009-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4).
  28. Monea J, Thomas A. . Perspectives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June 2011, 43 (2): 88–93. PMID 21651707. doi:10.1363/4308811.
  29. .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 2011-08-23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中文).
  30. Potts, M, Campbell, M. . Glob. libr. women's med. 2009 [2020-09-21]. ISSN 1756-2228. doi:10.3843/GLOWM.103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延伸閱讀

  • Eisenberg, Leon; Brown, Sarah Hart. .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5. ISBN 0-309-0523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5).
  • Mosher, William D., Jo Jones, and Joyce C. Abma. (2012).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bir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2-2010. Hyattsville, Md.: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