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追蟲者

愛滋病追蟲者英語:),或愛滋病充電者英語:),又稱死亡性交英語:),是指社會上,有些同性戀者,刻意向一個感染了愛滋病的同性戀者,進行非安全的性行為,旨在感染愛滋病毒[1][2][3][4]

追虫行为属于相对边缘性的行为,有着潜在的重大公共健康影响。在艾滋病阳性、并在线上专门寻觅无保护性行为的男性中,有意协助他人感染艾滋病的人(被称作“赠礼者”)占4.6%[5]

进行追虫行为的理由有很多。有一些追虫者参与其中,是为了享受这种危险行为所固有的刺激和亲密感,但是未必是希望感染上艾滋病毒。[1][2]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源自“对主导的异性恋常规和其他规则的反抗”,是同性恋男性对于社会污名化和拒绝的一种防卫性反应。[2]一些人可能认为追虫行为“极度色情”,视通过“死亡性交”感染上病毒为“终极禁忌、最极限的性行为”。[6]其他人则指出,有些人可能感到孤独,希望获得艾滋病人所得到的社群关照和社会服务。[2]这也曾被当作自杀行为。[3][4]

特点

尽管追虫行为需要进行无保护性行为,但是无套性交亚文化的成员并不一定就是追虫者。区别在于意图。[7]

简单而言,追虫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寻觅艾滋病患者,是因为他们希望被感染。无套性交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是因为他们更喜欢这样的感觉,但是他们大多希望避免感染性病。尽管两种人群的实际行为是一致的,但心理并不相同。无套性交者更像是使用非屏障法进行生育控制的异性恋伴侣,和追虫者不同,他们并没有特意去寻找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性伴侣。

由于不少追虫者似乎希望通过感染艾滋病毒来获得社群和关怀,这一行为常被用来同孟乔森综合征作比较。[8]

研究

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者开始记录、解释追虫问题,并希望寻找到解决方案。迪安·高蒂耶和克雷格·福赛斯在1999年首次就这一问题发表学术文章。他们研究了同性恋男性中不使用安全套的上升趋势,以及无套性交亚文化的发展。他们还注意到有些无套性交者希望感染艾滋病病毒。[9]

理查德·图克斯伯里是首位确认网上追虫行为的研究者。[10]

克里斯汀·格劳夫和杰弗里·T·帕森斯在他们2006年的研究中,对于线上1228名追虫者和赠礼者进行分析,并将他们分为了六个类别:[11]

  1. 坚定追虫者(The Committed Bug Chaser),是指那些艾滋病毒检测为阴性,并希望寻找阳性伴侣的人。这些坚定追虫者里有指明自己性行为偏好的人中,绝大部分为受/0号(62.2%,肛交被插入方)。在所有样本中,只有7.5%为坚定追虫者。
  2. 机会主义追虫者(The Opportunistic Bug Chaser),是指那些艾滋病毒检测为阴性,并表示对自己伴侣的艾滋病毒检验状况不在意的人。这些人大多不分攻守/0.5(43.6%,肛交插入和被插入均可)或者是受/0号(46.3%)。在所有样本中,该类别占据12.1%。
  3. 坚定赠礼者(The Committed Gift Giver),是指那些艾滋病毒检测为阳性,并希望寻找阴性伴侣的人。在1228名样本中,仅有5人属于这个类别。
  4. 机会主义赠礼者(The Opportunistic Gift Giver),是指那些艾滋病毒检测为阳性,并表示对自己伴侣的艾滋病毒检验状况不在意的人。这个类别中的大部分是不分攻守/0.5(61.8%)。在总样本中,这一人群占到26%。
  5. 血清分类者(The Serosorter)。尽管所有样本都在自己的用户信息中表示自己是追虫者或者赠礼者,但是这些人的行为和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并不一致。在样本中有8.5%的艾滋病毒检测阳性者表示自己偏好其他阳性者。同时12.5%的检测阴性者表示自己偏好其他阴性者。尽管他们表示自己是追虫者或者赠礼者,但是他们却在寻找和自己艾滋病毒检测结果相同的伴侣。
  6. 不明确的追虫者或赠礼者(The Ambiguous Bug Chaser or Gift Giver),是指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毒,因此无法判断他们是否是追虫者或者赠礼者的人。这一类占总数的16.3%。

參考文獻

  1. Gregory A. Freeman, "In Search of Death," Rolling Stone, January 23, 2003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116220955/http://www.rollingstone.com/news/story/5939950/bug_chas/print
  2. Crossley Michelle. .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4, 43 (2): 225–244. PMID 15285832. doi:10.1348/0144666041501679.
  3. Frances, Richard J.; Wikstrom, Thomas; Alcena, Valiere.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5, 142 (5): 656. doi:10.1176/ajp.142.5.656b.
  4. Flavin, Daniel K.; Franklin, John E.; Frances, Richard J.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6, 143 (11): 1440–1442. PMID 3777237. doi:10.1176/ajp.143.11.1440.
  5. Moskowitz, D., & Roloff, M. (2007). The Existence of a Bug Chasing Subculture. Culture, Health & Sexuality, 9(4), 347-357. Retrieved June 15, 2020, from www.jstor.org/stable/20460937
  6. Gregory A. Freeman. . [2015-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16, 2006).
  7. Moskowitz DA, Roloff ME. . Cult Health Sex. 2007, 9 (4): 347–57. PMID 17612955. doi:10.1080/13691050600976296.
  8. Griffiths, Dr Mark. . Psychology Today. [2020-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2).
  9. K.Gauthier, Deann; J.Forsyth, Craig. . Deviant Behavior. 1999-01-01, 20 (1): 85–100. ISSN 0163-9625. doi:10.1080/016396299266605.
  10. Tewksbury, Richard. . Deviant Behavior. 2003-09-01, 24 (5): 467–482. ISSN 0163-9625. doi:10.1080/713840245.
  11. Grov, Christian; Parsons, Jeffrey T. .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2006, 18 (6): 490–503. PMID 17166076. doi:10.1521/aeap.2006.18.6.490.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