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武器)
戈,又稱雞鳴、擁頸,在中國商代以前就出現的長柄兵器,前端有一柄橫刃,以勾擊為主要攻擊方式,可能自鐮刀演變而成。[1]戈主要盛行於馬拉戰車盛行的年代,在秦代時戈的戰術地位已經有下降,到了西漢由於已轉為步兵與騎兵戰,戈已經不是實戰兵器,到東漢時戈已經絕跡。[2] 戈是短兵器,主要是步兵在近身作戰使用的,而且是一手持盾一手拿戈,成語止戈為武就是在形容當時人戰鬥的模樣,另外戰國時期的《考工記》也有記載,戈長度為1尺6吋,約130公分,所以戈是短兵器,後來戈的替代者也不是長兵器而是刀與劍
形制
據許慎《說文解字》指,戈的定義是「平頭戟」[3],字形本身「從弋」,「一橫之」為象形標誌;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引《周禮·考工記·冶氏》鄭玄注,指「戈,今句孑戟也。或謂之雞鳴。或謂之擁頸。」故古時戈又稱「雞鳴」或「擁頸」。[3] 段注稱「戈,句兵也」[3],又稱「矛刺兵。殳擊兵。殳嫥於擊者也。矛嫥於刺者也。戟者兼刺與句(鉤)者也。戈者兼句與擊者也。用其横刃則爲句兵。用横刃之喙以啄人則爲擊兵。擊與句相因爲用」[3];徐鍇《說文解字繫詞》指「戟小支上向則為戟,平之則爲戈。一曰戟偏距爲戈」,指戈是一種與戟形制相近的武器。《禮記正義》指:「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嚮上,為鉤也。」[4] 與段注一致,指戈的形態為長柄前端有一內向橫刃,以鉤擊及啄擊為主要施襲手段。春秋戰國時代,大量文獻中均曾出現戈這種兵器,例如中行獻子曾做夢被晉厲公以戈攻擊。[5]《詩經·秦風·無衣》中有「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修我矛戟,與子偕作」之句。[6]《楚辭·國殤》有「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7] 可見戈在古代是非常普及的兵器。
《周禮·夏官·司兵》中載有「車之五兵」,鄭玄注釋指五兵為戈、殳、戟、酋矛、夷矛。春秋戰國時代,貴族所駕馭的戰車中通常有三人,中央者名為「御者」,負責駕駛戰車;左側者名「車左」,主要以弓矢為攻擊手段;右側者名「車右」,主要以戈矛作近距離白刃戰[8],戈是守衛戰車者經常使用的兵器。
詞義
戈後來成為了借代兵器的泛用常稱,《說文解字》中「武」字的定義就是「止戈為武」[9]。戈常與其他武器並稱組詞,如「戈矛」[10]、「戈戟」[11]、「戈殳」[12]、「戈矢」[13]、「戈甲」[14] 等。由於戈是較普及的兵器,因此亦被廣義地延展出兵革、戰爭的意義,如「干戈」、「兵戈」;兵士手執兵器者泛稱為「執戈」、「荷戈」;將兵陣前背反者稱「倒戈」;「枕戈待旦」形容軍人以戈為隨身兵器,即使連休息都以戈為枕的備戰狀態[15];「投戈釋甲」則指軍隊投降。[16] 另外,戈姓亦為中國姓氏之一;戈部亦是中文部首之一。
備註
- 成東、鍾少異,《中國古代兵器圖集》,第12頁。
- 成東、鍾少異,《中國古代兵器圖集》,第133頁。
- .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 《禮記·曲禮上》:「正義曰: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嚮上,為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並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刃當頭而利者也,利故不持嚮人也。鐏在尾而鈍,鈍嚮人為敬,所以前鐏後刃也。」
- 《春秋左氏傳》卷第三十三》:「中行獻子將伐齊,夢與厲公訟弗勝,公以戈擊之。」
-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 《楚辭·國殤》節錄:「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 孔穎達注《尚書·甘誓》指「車右,勇力之士執戈矛以退敵。」
- . [2012-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 《三國志·文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帝於馬上為詩曰:『觀兵臨江水,水流何湯湯!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 《舊五代史·董璋傳》:「璋大怒,遽領數百人,執持戈戟,驟入驛中。」
- 《清史稿·樂志·樂章三》:「效折衝,驊騮騁。執戈殳,衛羽林,備公侯腹心。」
- 《新唐書·哥舒翰傳》:「翰以氊蒙馬車,畫龍虎,飾金銀爪目,將駭賊,掎戈矢逐北。」
- 晉代伏滔《正淮論》:「藉二世之資,恃戈甲之盛,屈強江淮之上,西向而圖宗國。」
- 《晉書·劉琨傳》:「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三國志·姜維傳》:「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咸怒,拔刀砍石。」
參考資料
- 《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 《禮記》
- 《春秋左氏傳》
- 李學勤:〈针刻纹三角援戈及相关问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