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轫
戚发轫(1933年4月26日—),男,辽宁瓦房店人,中国太空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戚发轫 | |
---|---|
2021年6月访问香港的戚发轫 | |
性别 | 男 |
出生 | 滿洲國奉天省复县(今辽宁省瓦房店市) | 1933年4月26日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籍贯 | 辽宁瓦房店 |
民族 | 汉族 |
语言 | 汉语、俄语 |
教育程度 | 北京航空学院 |
职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历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东方红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国内卫星通信工程第一副总设计师,“风云二号”卫星气象工程副总设计师,“东方红二号甲”卫星总设计师,“东方红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1])。[2]
生平
1933年4月26日出生于奉天省复县,在日佔大連长大。1952年考大学时,填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当年与其他院校同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学院,成为北航飞机系)的志愿并被顺利录取。1957年毕业后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负责导弹总体设计工作。后来参与研制中国第一枚仿制导弹、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进行两弹结合试验,以及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2]担任1970年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他認為,尽管文革期间局面一度很混乱,但中国航天事业的决策没有受到影响,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70年代的时候,美国、前苏联都搞载人航天,要中國也做的呼聲压力很大,他表示,周总理明确「先把地球的事搞好」,所以卫星这些实际的项目先做。他回憶在文革期间,自己虽然受到很多不公,最困难的时期还是死心塌地地坚持,災難過後,知识分子现在条件好了,有荣誉、待遇也不差,他總結自己的生涯是一步步穩住進行,耐心堅持是很宝贵的,现在看来,这些寶貴的資質,对日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1992年,他終於接替钱学森,成为中国航天飞船的总设计师。1999年,任“神舟”号系列载人飞船总设计师。[3]
参考资料
- . 澎湃新闻. 2021-06-21.
- . news.sina.com.cn. 2003-10-16 [202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7).
- . 中国经营报. 2008-03-02 [2023-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 .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共2237人,2008年1月25日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2008-01-25 [2013-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 . 全国政协委员会. [2013-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外部链接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14050748/http://www.astronautix.com/astros/qifaren.htm
- http://www.chinavitae.com/biography/Qi_Far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