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
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英語:)又名罗德西亚的声音(英語:),是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罗德西亚(1980年更名为津巴布韦)在1974年至1979年的国歌。这首国歌采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樂章欢乐颂的旋律。1972年欧洲委员会(现为欧盟)通过的颂歌歐洲之歌也采用这一旋律。罗德西亚非洲步枪队军乐队指挥肯·麦克唐纳上尉将其改编为十六小节的曲谱。歌词来自于官方填词竞赛,来自圭洛而在南非出生的玛丽·布隆的作品最终胜出成为国歌歌词。
羅德西亞国歌 | |
別稱 | 罗德西亚的声音 Voices of Rhodesia[1] |
作詞 | 玛丽·布隆,1974年[1] |
作曲 |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824年[2] |
採用 | 1974[1] |
样本 | |
演奏版
|
索尔兹伯里方面于1965年11月11日单边宣布独立后,罗德西亚仍尊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因此天佑女王仍为罗德西亚国歌。1970年罗德西亚修宪转变政体为共和国后,天佑女王和其他与君主制有关的事物均被移除。在1974年本国歌采用之前,罗德西亚共和国没有国歌。1979年12月,英国过渡机构重新掌握国家权力后,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不再为法定国歌。5个月后津巴布韦宣布独立建国,并获国际承认。由于罗德西亚采用了贝多芬欢乐颂的旋律,在现今津巴布韦奏唱该旋律会造成很大争议。
历史
背景
1965 - 1974 | 天佑女王 |
---|---|
1970 - 1974 | 无国歌 |
1974 - 1980 | 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 |
1980 - 1994 | 天佑非洲 |
1994 - | 津巴布韦国歌 |
1965年11月11日,原英国自治殖民地罗德西亚发布《单边独立宣言》宣布独立,政府总理为伊恩·史密斯。因其政府主要为占人口少数的白人,该国的法理地位遭受了质疑。由于之前英国政府坚持要求其政府依照“独立前由多数管制”的原则而非仅由少数族裔的白人治理国家,这一单方面独立导致英国和联合国对其进行经济制裁,罗德西亚也成为了一个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罗德西亚政府仍将伊丽莎白二世视作国家元首,并以“女王陛下的罗德西亚政府”自称,故天佑女王仍为罗德西亚国歌,这也显示了罗德西亚对英国女王的忠诚。[3]《泰晤士报》评论道在英国和罗德西亚因其宪法争论不休的前提下,罗德西亚政府仍使用天佑女王颇具讽刺意味。[4]
采纳
罗德西亚政府在1968年11月采纳新的绿-白-绿国旗设计时就开始征求新国歌,[5]但仍使用天佑女王直到1969年6月,1969年大多数白人投票赞同改组为共和制政府后停止使用。天佑女王仍被视为皇室颂歌,直到1970年3月共和国宣布成立后和其他皇室象征一并移除。[6][7]此后罗德西亚在四年内没有国歌。1974年8月28日罗德西亚政府宣布采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的旋律作为国歌。[5]欧洲委员会在1972年1月将此曲作为歐洲之歌的现实并未影响罗德西亚政府做出这一决定。在选定曲调后罗德西亚政府组织了一场全国填词竞赛,胜出者可获500罗德西亚元现金(约1000美元)。[5]
欧洲委员会虽然对罗德西亚的决定不甚满意,但也没有表达反对意见,称由于欢乐颂的版权已经属于公有领域,只要索尔兹伯里政府使用欢乐颂的原始形式,他们不会反对。但欧洲委员会宣布如果罗德西亚采用和欧洲之歌相同的编曲,编曲原作者赫伯特·冯·卡拉扬将会发起侵权诉讼。[8]这使罗德西亚政府采纳了罗德西亚非洲步枪队军乐队指挥肯·麦克唐纳上尉改编的十六小节的曲谱。国歌首次在索尔兹伯里演奏时人们对它评价不一,有些人对新国歌充满热情,如一个黑人军乐手在接受《罗德西亚先驱报》采访时自豪地称这首歌“就像上帝保佑女王一样”。[9]但许多人对政府未能采用原创的旋律表示失望。《罗德西亚先驱报》音乐评论家里斯·路易斯称他惊异于政府的选择,因为它不仅不是原创作品,而且原作表达的是跨国别的兄弟之爱,对于罗德西亚这个受国际孤立的国家无疑会成为笑柄。[9]非洲贸易联盟大会主席菲尼亚斯·西索尔称他不认为该国的大多数黑人会在政府高层缺少本国主要族裔的情况下认同这样的国歌选择。[9]约翰·萨瑟兰和史蒂芬·芬德评论到,这一决定将让英国工党领袖非常难堪,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参加欧洲会议时尊重一首和罗德西亚有关的旋律。[10]
1974年9月24日,来自圭洛在南非出生的企业家、音乐评论人及诗人玛丽·布隆在填词比赛中胜出。[11]玛丽·布隆原作标题为罗德西亚的声音,但常以歌词首句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代指。[1]
外國觀察員並未對国歌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國記者李察·韋斯特評論稱羅德西亞白人“以庸俗而著稱”,並問道:“當電視在晚上播放使用貝多芬合唱交響曲的曲調的羅德西亞國歌時,一個人怎麼能不……尷尬地扭扭捏捏?”[12]
歌词
外部 | |
---|---|
演唱版(英语),出自此处 |
英语原文[11] | 译文 |
---|---|
|
|
停用及影响
罗德西亚存在期间该曲一直为国歌。1979年6月到11月罗德西亚修宪变为黑人治理的国家,并更名为津巴布韦罗德西亚,虽然许多与殖民地时期人物和事件的纪念日被取消并换用了新国旗,但此国歌仍未变动。英国及联合国并未承认津巴布韦罗德西亚的合法性,罗德西亚在1979年12月12日接受英国管理进入过渡阶段时该国歌仍在使用[13],直到1980年4月该国更名为津巴布韦。[14]最初选择的国歌是天佑非洲,1994年高舉吾等津巴布韋旗成为了国歌,并沿用至今。[15]
由于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旋律相同,欢乐颂的旋律在津巴布韦颇具争议。根据历史学家约瑟芬·费雪的描述,外国使馆一年一度在欧洲日演奏这一旋律时震惊了津巴布韦政府官员,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首歌也由欧洲委员会使用。[13]1980年代布拉瓦约爱乐乐团指挥德里克·哈德森在申请官方部门批准在津巴布韦第一次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经历了相当大的困难。在与政府持久的谈判后,演出最终獲准。[16]当哈拉雷的一家教堂在1994年圣诞节募款演出风琴奏出欢乐颂时,在场观众愤怒地表示了抗议。[13]
参见
参考资料
- NFBPWR 1976,第142–143頁
- Buch 2004,第1頁
- White 2015,第124頁
- Buch 2004,第243頁
- Vancouver Sun 1974
- Smith 1997,第152頁
- Nyoka 1970
- Buch 2004,第245頁
- Buch 2004,第247頁
- Sutherland & Fender 2011,Chpt. January 20
-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 1974,第3767頁
- West 1978,第44頁
- Fisher 2010,第60頁
- Wessels 2010,第273頁
- BBC 2004
- Bullivant 2007
- 报刊
- Bullivant, Michael. . 每日电讯报 (London: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07-12-12 [2012-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 Nyoka, Justin V. J. . The Afro-American (Baltimore, Maryland). 1970-07-18: 22 [201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9).
- . London: 英国广播公司. 2004-07-19 [2012-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2).
- . 溫哥華太陽報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Postmedia News). 1974-08-30: 12 [2012-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9).
- 书目
- Buch, Esteban. . Trans. Miller, Richard.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y 2004 [1999]. ISBN 978-0-226-07824-3.
- Fisher, J. L. . Canberra: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2010. ISBN 978-1-921666-14-8.
- Smith, Ian. . London: John Blake Publishing. June 1997. ISBN 1-85782-176-9.
- Sutherland, John; Fender, Stephen. . London: Icon Books. 2011 [2010]. ISBN 978-1-84831-247-0.
- Wessels, Hannes. . Johannesburg: 30° South Publishers. July 2010. ISBN 978-1-920143-49-7.
- West, Richard. . Private Eye Produc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Deutsch. 1978 [2022-04-20]. ISBN 97802339704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 White, Luise.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ISBN 9780226235196.
- Wood, J. R. T. .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Trafford Publishing. April 2008. ISBN 978-1-4251-4807-2.
- . Oxford: Blackwell. 1974.
- . Salisbury: National Federation of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Women of Rhodesia. January 1976. ISBN 978-0-7974-0167-9.